【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政府投资基金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以来,青海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基金优势,围绕供需链、产业链、招商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赋能产业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不久前举办的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资本+企业园区行”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社会投资机构、4家企业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6家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精准对接,推动西宁开发区产业提质升级。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王中毅:我们的产品很好,但是走出去这块还比较欠缺,亟需外部的一些资金、推介来助力青海产业的发展。相信在青海省财政引导基金的支持下,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的主导产业对融入全国产业来支撑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一个走在前、作表率的作用。
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是青海省委、省政府设立的首个省级政府投资母基金,今年三月正式挂牌设立,采用有限合伙制,按照母—子基金形式市场化运作。
青海省财政厅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处处长 孙燕波:能够有效地带动和盘活开发区所有的资产。这个基金的使命是什么呢?就是以引领产业“四地”的发展为核心和载体,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结合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新的一些理念和资本运作的手段引进到青海。
近年来,西宁开发区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责主业,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发展、改造升级,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电子商务基地、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基地等。为更好支持园区产业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将在主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吸引高端要素资源聚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青海省博鸿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魏志焘:引进的投资商都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已经有四家投资商与我们有初步意向。继续经营生产循环化和节能低碳这个方向,研发高科技工艺。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经理 宋生宏:有一家单位对我们有意向,他们做的是硅料清洗方面,我们也有这个意向进行外包。
据了解,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政府投资基金立足青海特有资源禀赋,聚焦产业“四地”开展投资,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及创新创业成长,包括特色新材料、装备制造升级、高原生物和康养产业及数字产业化等,对支持产业“四地”建设的子基金投资总额度不低于70%。
青海省财政厅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处处长 孙燕波:一个是给我们的这个园区注入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另一种的话就是把省外的优质资源以及省内的优质资源,通过母基金的平台作用强强联合起来。一方面是给资本市场拓宽了投资的渠道,另一方面有效地推进和宣传青海的产业资源。请来的这些机构和企业,很乐于在借助青海的这种优势资源和比较成本的基础上来青海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