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让博物馆成为最好的课堂
今天,我省各地博物馆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让博物馆成为最好的课堂。
在海东市民和县隆治乡中心小学“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现场,同学们拿起画笔,发挥想象力,在素陶罐上进行彩陶经典纹饰的临摹体验,近距离感受彩陶纹饰之美。
海东市民和县隆治乡中心小学学生 张玉兰: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很有趣的,是很独特的,而且是很有魅力的。
海东市民和县博物馆馆长 武秀兰:与兰州市红古区博物馆、互助县博物馆进行馆级交流,搭建起了博物馆与公众沟通活动的平台,不断优化博物馆服务供给。
海南州进行“博物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并表彰在博物馆教育和研究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志愿者团队和博物馆之友,激励更多人投身文博事业。
海南州共和县城北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 宽太吉: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观、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海北州民族博物馆邀请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体验剪纸及掐丝艺术。
海北州民族博物馆馆长 公保:肩负起让文物活起来的职责与使命,激发青少年群体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营造青少年共同关注历史、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海晏县文化馆深入社区向居民讲解国家一级文物——虎符石匮的历史由来,并邀请专家为海晏县民族中学的学生,讲述西海郡故城历史沿革、出土的珍贵文物以及当地羌汉民族融合的历史。
海北州海晏县博物馆讲解员 周毛什吉力: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海晏的历史文化,也让大家对博物馆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多样的活动让群众在博物馆中获得丰富而新颖的体验,沉浸式领略历史文化之美。在玉树州博物馆,大家听讲解员解说历史文化知识,用手机记录精美文物。
游客 张生鹏:博物馆的展品非常得丰富多彩,让我大开眼界,对藏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