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能工巧匠展风采 妙手匠心促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我省9名乡村工匠名师参加了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和表演项目,展现青海工匠风采。
更登才让 : 这幅唐卡,整个绘制的过程大概花了两年时间,用了大量的矿物质颜料,主要是这个工序特别慢。
刚刚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的更登才让,正和其他工匠交流着创作心得,倾听对方的见解和建议。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 化隆白日光唐卡省级传承人 更登才让:这次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回去以后还要继续去努力(做好)自己的这份工作,然后去带动地方的年轻人,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青海工匠们展示的石雕、藏毯加工、青绣制作等非遗技艺和河湟刺绣、湟源皮绣、互助盘绣等非遗文创产品,让观众流连忘返。
云南展区负责人 樊毅:我们到青海的展厅看了一些乡村工匠名师的作品,非常精彩。这次我们也学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我们和青海加强乡村工匠培育的交流互动,让更多的乡村工匠助力我们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展演现场也成为全国各地能工巧匠互相学习交流的工作室。
云南省级乡村工匠 龚永香:我穿的这个就是我绣的,叫“打籽绣”。来这里看到了很多刺绣,包括这个姐姐的这个绣法,我很感兴趣,所以现在我向她请教一下。
胡兰索卡: 这点打籽绣真得漂亮,这个是机器没办法模仿的,我们的土族盘绣也没办法用机器做。你看一圈一圈的,画了一个太阳花,把这个线拿上之后这样绕圈。
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 土族盘绣省级传承人 胡兰索卡: 以前我们土族盘绣,大部分就是服装、陪嫁等,现在我们把这个盘绣的针法学上之后,不光是衣服上(做),还做这些小的旅游商品,还有这个毛衣链、手镯、耳环都可以做。我现在带动的妇女有40多个,我们在外地培训、外地展览、宣传等,我们的收入也特别好。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祝雪兰,带着自己制作的六堡茶,来到青海展区,邀请青海的工匠品茗闻香,分享彼此传承技艺和发展产业的历程。
广西展区负责人 罗建华:我觉得我们工匠之间的联谊活动、交流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我们两个工匠都是名师,他们之间的一个碰撞交流,给我们广西推介区很多启发。
目前,我省共评选认定首批青海省乡村工匠92人,有效带动周边4000多名农牧民增收致富,直接培训从业人员7421人。其中12名省级乡村工匠经过层层选拔推荐,日前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在此次技能大赛上,杨永良、陈玉秀等9名乡村工匠名师参与展演,展现了青海乡土文化和工匠精神。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副处长 侯磊:进一步做好本年度的乡村工匠、工匠名师和工匠大师的选树和培育工作,争取让更多的民族民间手工艺者加入到乡村工匠的行列中,为青海省乡村振兴发挥更多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