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青海电网首条配电线路自愈功能动模仿真测试顺利完成
近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首次采用动模仿真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中低压动模仿真试验平台,完成首条配电线路自愈功能动模仿真测试工作。
在青海省省级物资质量检测中心电气检测大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动模仿真测试,利用平台提供的系统测试环境,仅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布线到测试的全过程。相较于以往完全依赖于检测人员自身知识储备和人为判断进行单体检测的传统方式,动模仿真测试可以有效发现单体测试过程中难以察觉的测试盲区,在测试效率和精读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配电信息技术专责 杨洪易:配电线路故障自愈是为了保障居民、还有用户用电,实现发生故障的时候,线路自动恢复供电,把故障区域隔离在最小化的一个区域。我们的系统从2023年建成投运到现在,已经运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4条自愈线路的功能验证。
自愈功能被称为配电网的“免疫系统”,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对线路各级开关配套的配电终端进行参数设置,快速隔离配电网故障区间,恢复非故障区间的供电。从去年开始,仿真测试团队技术人员就开始不断验证优化,将参数配置好的配电终端直接应用于现场线路,保障现场终端准确动作,自动恢复状态,实现配电线路故障的最小化隔离。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主任 曲全磊:青海电科院将持续跟踪试点线路的运行情况,开展动态的评估工作,扩大测试的范围,将故障自愈推广至全省应用,为构建更智能、更坚强的电网来满足更高供电可靠性的需求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