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省生态环境厅:列单销号 “扶贫清单”里的“稳稳幸福”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璐发布时间:2024-04-15 查看数0

维修村内破损桥梁、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实施煤改电或煤改气……这一系列的项目是一年前,省生态环境厅精心制定九项帮扶清单,助力对口帮扶的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西宁市湟中区黄二村、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三个村落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去年起,记者开始蹲点关注“清单销号”的情况,近日,我们再次跟随省环境厅党组来到帮扶村,实地探访,倾听民声,感受实干精神,见证“列单销号”中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修好了之后,如果稳定下来了,可能还能增加一个将近七八十亩(耕地)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主要是靠光伏,因为是最早投资的一个光伏电站。

每年给我们二三十万的收入,等于入的股,分红。

二三十万的话全村人分吗?现在还没分到户,现在是村集体。

所以我们也表个态,我们全力以赴的支持做好县上有关发展工作……(声音渐隐)

春日的午后,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一行来到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和当地村干部、村民交谈。这次看似简单的调研对马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宇来说更是一年工作的“交卷”时刻。

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宇:主要是为了调研一下去年给我们驻村工作队安排部署的一些工作,来检查这些方面的实施情况。我们村近10年到冬季经常有间歇性停水的问题,去年我们厅党组还有协调各个部门,把我们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

在去年的扶贫清单中,马营村自来水管网老化、供水不稳定问题被列为村里的头号问题。经过各方协调、通过三个多月施工,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民生工作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必须讲究方式方法。马营村是个种养殖结合的村庄,主要以种植大蒜、蒜苗为主。眼下,又到了蒜苗种植期,村里开始部署利用保鲜库进行蔬菜储存、销售。

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驻村工作队员 胡广状:我们的蔬菜保鲜库和制品车间是2023年建成,冷库的建成为我们村蔬菜种植、储存、反季节销售、多角度发展奠定基础。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村民沈有禄家,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一行话家常、问所需、谈发展。

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村民 沈有禄:再过两三天这边都忙完了,我就出去打工。家里经济宽裕多了,今年信心十足得很,回去加油干。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九项清单中所列的都是需要多部门协作共同完成的,面对村里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的事则被列入了驻村工作队的“小清单”中。去年,村民吴成财的母亲突发疾病,家里为给老人治病花了不少钱。村两委了解情况后,按程序把吴成财纳为监测户。

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村民 吴成财:医院报销的比例跟低保的比例是一样的,今年的3月份列为了低保户。去年(报销额度)还是在80%左右,今年低保户能达到90%。

大小扶贫清单互补,这里面既有尽力而为,又有量力而行。尽最大努力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既然承诺了的就要兑现。眼看着清单都落实了,大家的干劲就更足了。

海东市互助县松多乡马营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宇:从2016年的人均收入6000多,截止到2023年增长到了13000多元。(今年)我们想着把场地上农作物提高它的品质,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做好“实”的基调、匡正“干”的导向。在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驻村第一书记路万俊告诉我们,去年提出的“扶贫清单”已完成了九成,而剩下的村庄主干道建设也马上要开工了。

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驻村第一书记 路万俊:主要是主道铺设的问题,马上动工。像我们村主要是以富硒种植为主,收入单一,外出务工难也是比较难的问题。我们今年要将这个问题列入了今年的为民办实事清单中,力争我们把它解决好。

“干部要干”所干之事必是民之所需;“思路要清”所想之事必是发展之计。“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把“扶贫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党委四级调研员 李天将:2024年对接需求后,研究确定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生活污水治理、灌溉水渠维修等6项实事,有力助推各定点村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为带动村民稳定增收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