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发挥源头担当 践行澜湄之约
2016年3月23日,由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区域的澜湄合作制正式启动。8年来,澜湄六国共商、共建、共享澜湄合作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果。青海作为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多年来致力于发挥源头担当,讲好源头故事,积极开展澜湄合作系列活动,着力推动青海同湄公河流域国家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这条大河全长4880公里,滋养了3.26亿人口,孕育了灿烂多样的文化,从海拔4000多的杂多县到几乎0海拔的入海口,所经流域,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气候类型和文化底蕴。对于有着江河源头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的青海而言,深入贯彻落实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成果和精神,聚焦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发出青海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合作交流的声音尤为重要。
青海省外事办礼宾协调处处长杨丽梅:近几年,青海积极参与澜湄合作,在河南的2022年澜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北京的2023年“澜湄周”环境合作会上、2024越南的黄河湄公河对话会上我们发出青海声音,推介青海企业与外方企业洽谈对接。
青海省玉树州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重要发源地,长期以来,玉树州稳步推进“澜湄影像周”“澜湄万里行”等系列活动,既向远道而来的下游客人汇报源头担当和保护成果,也展示着玉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质朴真情诠释澜湄流域兄弟之情,用实际行动构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玉树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良桃:玉树州先后成立了澜湄青年创新创业国际训练营,成功举办了“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澜湄源头文化溯源活动、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等7项赛事13项活动,不遗余力地为促进澜湄六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贡献源头力量。目前,“澜湄之约”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塑造我省良好形象的一个响亮品牌。积极投身流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为推进澜湄流域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联动注入“源头活力”
八年来,通过一系列媒体活动的举办,让更多人对澜湄区域发展有了深入了解。讲好澜湄故事、传播澜湄文化、践行澜湄精神、展现澜湄愿景,也是沿线各国各地区新闻媒体不遗余力的努力方向。
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社长胡钟艺:一直以来,中新社致力于讲好源头故事、流域故事,从国内到国际,从新闻到“新闻+”,从单向讲述到互动交流。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促进交流,增进互信,向世界讲述展示丰富多彩的澜湄流域。
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青海紧紧抓住国家施行澜湄合作为契机,扛起青海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源头责任,充分利用好生态、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澜湄生态建设者、澜湄文化传播者的作用,与湄公河五国共筑友谊桥梁,拓展生态领域合作,推动澜湄合作持续迈上新台阶。
青海省外事办礼宾协调处处长杨丽梅:继续做好澜湄合作系列交流交往活动,为持续推动澜湄流域国家间的交流交往,共谋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青海贡献。通过政府层面的交流合作,不断为青海的企业同湄公河流域国家拓展务实合作牵线搭桥,助推开展经贸往来。
青海省委外宣办副主任 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田春元: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加强打造青海与澜湄国家的交流合作渠道和平台,以文化打底,带动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澜湄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