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青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展现出营商环境正成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青海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持续发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开启招商引资工作“加速”模式,谋划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式”,为经济发展再续动力源。
在不久前召开的西宁市“抢抓机遇促发展 走在前作表率”企业家座谈会和2024年一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活动上,14个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559.8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其中,13个项目落地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约521.8亿元。全省各地区、各园区、各部门正拿出“拼”的姿态、“盯”的韧劲、“抢”的劲头、“实”的作风,掀起引领全年的招商引资热潮。
西宁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局副局长 任志斌:进一步优化我们自己的营商服务环境,将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作为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生命线。我们从上到下,包括各级部门,形成专班,为企业提供保驾护航,确保咱们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早日投产。
一项项签约不断落地,一个个项目破土动工,一家家企业聚势而强,2023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6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6%。这正是青海以“刀刃向内”的有力改革举措,实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带来的红利。
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贺秀才:青海丽豪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从2021年4月份落地南川工业园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这个项目推进的速度相当快,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7个奇迹,也就是行业的7个第一。创造了一个丽豪速度,体现在营商环境,在一些包保服务啊,还有暖企行动这些上面。像我们一些小问题基本上在园区内就能解决,都不到政府去,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因素,更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1.0、2.0、3.0版,这是青海营商环境改革迈出的坚实步伐。近年来,全省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青海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至86.8,经营主体总数突破57.1万户。为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省将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出青海营商环境改革4.0版,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增添强劲动能。。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 赵丁丁:以贯彻落实《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聚焦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对标国际最新规则和国内最佳实践,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数字营商环境,精准发力公平竞争、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强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强赋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