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思政引领 铸魂育人——青海深化新时代思政课建设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4-03-17 查看数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为新时代为什么要办好思政课、怎样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5年来,青海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面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建设。五年来,青海教育系统坚持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 杨皓然:五年来,省教育厅始终坚定铸魂育人主心骨,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铸魂育人主阵地,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打造铸魂育人主力军,持续提升思政教师教学水平;守牢铸魂育人主战场,深化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的实践探索。思政课在培养“心怀梦想、心存坚守、心有感恩”的人才队伍中发挥了关键课程的作用。

5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坚持党的领导,凝聚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广泛共识。全省15个高校基层党组织先后入选全国“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党总支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1所高校完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任务。持续实施省市县校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青海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获批教育部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磊: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思政“金课”,建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课程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落实一体化建设,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挖掘社会实践资源,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格局。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道德养成、法治教育等主题,先后组织开展100多项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组建青海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开展“理论热点大讲堂”“周末理论大讲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等,举办红色讲解员进校园、延安精神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推动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嵌入校园文化、走入组织生活。

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学生 马丽娜:在思政课和思政教育活动中,我们不仅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持续加强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中,我省协调8100万专项资金建设375所学校校园文化,开展省、市(州)、县三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首批评选认定49家“省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通过打造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示范课140堂,15个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思政教师 张彩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省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谋划实施时代新人培养工程为抓手,以完善落实机制为基础,以强化领导统筹为保障,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育人工作各项政策和举措落地落细到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书写新征程上铸魂育人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