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奋发海东】海东:“小菜篮”促成“大产业”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4-02-29 查看数0

海东市立足自然和资源优势,走高原生态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品质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寒冬时节,走进海东市循化县“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各类瓜果蔬菜长势正旺,种植户忙着采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东市循化县“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温棚承包户  李发成:今年包了15个棚,种了3棚草莓、12棚辣椒,现在长势还可以。

“黄河彩篮”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海东乃至青海省的“菜篮子”。从12月中旬到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是冬季温室蔬果采摘的旺季。

海东市循化县“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温棚承包户  李发成:根据市场的价钱,保底的话,今年可能就是1个棚2万元钱。

海东市循化县“黄河彩篮”蔬菜种植基地温棚承包户  郭占云:全国各地销售,专门有人来这里拉货。这几年种得特别好,每个人都能赚钱。

产业园内,57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棚),2万平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和配套水肥一体化的种植系统、工厂化育苗系统以及保温、保鲜、防护等辅助工程,为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海东市循化县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  马建斌:我身后的就是虫情检测和室外的气象检测,通过这个虫情检测能把方圆20多公里的虫情进行检测。通过户外气象这一块,我们通过手机能实时接收到一些预警信息,对防寒潮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过程中,海东着力构建浅川脑三大特色产业带,做大做强杂交油菜马铃薯种业、高原冷凉蔬菜、牦牛藏羊“西繁东育”、生猪、禽蛋、冷水鱼等优势产业,分片分区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21万公顷以上,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比保持在86%以上。同时,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供港蔬菜,扩大粤港澳、南方市场蔬菜输出。

海东市农业农村局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郑惠普:去年互助30万吨高原冷凉蔬菜实现直接供港。11月19号,乐都彩椒出口俄罗斯,海东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目前我们在互助县7个乡镇建立高原夏菜、供港蔬菜生产基地800公顷;在乐都区建立高原夏菜基地1333.33公顷。

不仅仅是蔬菜,“青”字号富硒牦牛产业也迎来新机遇。在青海省最大的万头富硒牦牛养殖示范园区——平安区富硒牦牛产业园区,所有的牦牛统一饲养、集中育肥,让牦牛养殖更规范、更高效。

青海海盛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陈元:我们规划建设72个棚,现在已经交付使用27个棚,现有的储栏量是4500头。整个交付以后,我们的储栏量是1.1万头,年出栏量是2.2万头。

青海海盛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晨希:把生产、销售两个链条打通,形成从牧场到餐桌一个全产业链的布局。

目前,海东市农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8张,认证绿色农畜产品10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8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6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