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代表委员履职故事】董全民:严谨细致履行代表职责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草原研究所所长董全民结合青海实际,深入调研,将自己准备的建议进行最后修订和完善。
作为从事草地生态和草地畜牧业的一线科研人员,董全民围绕西部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草地生态保护和草原管理、牧草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等内容,不停奔走在科研一线,提出多条高质量建议,积极发挥了人大代表履职作用。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 草原研究所所长 董全民:去年在两会上我提出了关于国家级人才及平台和项目向西部倾斜这么一个建议。结合我们省上的生态文明高地和有机农产品输出地,提出了一个那个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在青海建立特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家级示范基地建议,相关的建议已经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一个明确的回复。
在董全民看来,建议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政部门,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通过深入调研,董全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完善即将提交的建议,他与省林草局和三江集团等单位和部门对接,开展座谈和交流讨论,最终撰写出了“加大西部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力度”“加强草原保护管理”“在青海建立高寒牧草北繁基地”等建议初稿。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 草原研究所所长 董全民:受制于我们自然资源条件的一些限制,国家级人才以及平台跟项目的缺乏,导致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不强,限制了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省上作为一个高寒的牧区,在青海打造国家级高寒牧草北繁基地这么一个建议来规范我们禾本科或者是草种业的市场,带动我们青海草种业的一些发展。
近年来,我省黑土滩治理达到了110万亩,草地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以及产业四地建设中,特别是有机农产品输出地规划实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 草原研究所所长 董全民:作为科研人员的一名人大代表,我会按照科研“严谨”的精神,继续结合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性需求,围绕省上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相关要求,结合自己的领域更好地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服务于现代化新青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