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加快建成高原高速路网
鸟瞰青海高原大地,一条条高速公路如纵横交错的“大动脉”,穿越草原、翻越垭口、跨越天堑,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逐步建全了青海高原高速公路网,成为群众便捷出行、物流高效流通的坚强保障。
2023年,青海建成通过黄瓜梁至茫崖高速公路等6个公路项目,高速(含一级)公路突破5000公里,区县(行委)高速含一级公路覆盖率达到75.6%,通达周边甘肃、四川、新疆等省区的高速公路出口达到5个,外通内联、安全便捷的高速路网联通地域,牵手城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夯实基础,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物流高效流通铺就坦途。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扁门项目办副主任 侯昱光:扁都口至门源高速建成填补了祁连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海北藏族自治州实现境内所有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门源、祁连两县纳入以省会西宁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沿线共计约17万当地老百姓受益。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黄茫项目办主任 郝广杰:黄瓜梁至茫崖高速建成通车后,打通了青海与新疆快速通道的“最后一公里”,完善了全省交通运输路网结构,更好发挥我省通甘达川、联疆络藏的区位优势,对加快全省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条条跨越江河,穿越山谷的高速公路,为高原大地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如同一条条搏动的经济大动脉,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流动、聚集,激发市场活力,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青海交通围绕“畅行青海、美在交通”文化品牌创建,采取高速公路混合车道电子发票纸改电、无人值守车道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运输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青海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化服务部工程师 张斌年:全省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效果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省ETC客户累计达到117.1万。全省高速公路数字化运营交通网络和全路网综合集中管控平台打造完成并不断完善,建成了集路网联网管理、运行监测调度、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协同监控指挥大厅,实现了应急指挥、路警联动、抢险保通、信息发布闭环管理,高速公路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特情处置效率提升50%以上。
与此同时,青海各交通建设项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项目前期阶段,就注重源头管控、坚持规划引领,严格遵循主体功能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等空间管控要求,做到所有设计方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方便施工、有利于保证质量。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熊宏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避让-保护-修复”模式,推进生态选线选址,强化生态环保设计,避让耕地林地湿地等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成功总结推广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路基清表草皮移植技术”“高寒高海拔地区植草技术”“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等新技术,努力建设环保之路、生态之路、景观之路。
一条条高速公路在青藏高原上不断延伸,海拔高度的背后是建设的新高度、发展的新高度、责任的新高度。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熊宏玲:根据《青海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十四五”期将着力构建“3410”公路网布局,完善“三张网”,基本实现“四个通”,形成10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日益完善、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将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