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海东】海东:一道青山佑绿川
海东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实施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海东方案”,贡献“海东智慧”。
冬日的乐都区朝阳山片区,山峦略显苍茫。从高处眺望三北工程六期植树区,一片片青海云杉、油松等乔木交错,尽管眼下看不到漫山绿意,但这片曾被红土覆盖的土地仍然充满着生机。
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义务植树负责人 冶有林:因为干旱缺水,植绿不易,周边荒山土层贫瘠、岩石裸露且蓄水能力差,对于这样一个绿化条件先天不足的地方来说,把树栽在这里并非易事,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并且成功了。
2017年,随着海东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启幕,海东儿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海东全域国土绿化战略和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等工程,各族干部群众投身植树造林大潮,以每年两次、不少于三株的植树方式植树播绿。
海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陈振华:从2017年到今年2024年,海东173万各族儿女的国土绿化意识达到新高,造林热情达到新高。
作为青海东部城市群“六横六纵”中第四纵的组成部分,2019年6月,穿越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和乐都仓家峡省级森林公园的扎碾公路建成通车,创造了我省公路建设史上生态环境与景观融合的国际水准。
海东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韩伟:公路全长只有50多公里,建设工期却长达5年,为的就是保护沿线生态环境。遇到古树不挖不挪,创新新路老路并用的上下分离式路基,达到路宽建设标准,减少林地占地243亩,与原设计线路相比,少砍67000多棵树,最大程度保护了植被完整性。
海东市互助县森林覆盖率达44.19%,辖区内北山林场已定名的高等植物达1209种。林区还有药用植物62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1种,野生动物190余种,是国家森林资源目标考核中,西北地区唯一上榜的县城。
海东市互助北山林场副场长 李永平:林政执法人员不定期、不定时地对旅游景区及周边商铺进行抽查,依法打击滥采滥伐植物和贩卖野生动植物及搬运加工违法行为。
近年来,海东市主动融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强化祁连山、青沙山、积石山“三山”林草植被保护,建设“绿屏障”;加大沿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水”两岸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绿河谷”;持续开展大峡、小峡、老鸦峡“三峡”景观绿化,打造“绿城区”;不断壮大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十年来,累计完成国土绿化752.2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3年的32%提高到2022年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