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海南:清洁能源撑起富民强州“主业”

来源:作者:编辑:侯桂青发布时间:2024-02-13 查看数0

海南州地处黄河上游,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地热资源储量充沛,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依托境内独特的资源禀赋,以水、风、光、地热、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现富民强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地处共和盆地的海南州共和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经过多年的勘察,以共和县恰卜恰镇为中心的方圆210平方公里内,10公里范围以浅干热岩折合标准煤达1.67万亿吨。当地利用这一资源禀赋,建成了全省首个地热供暖示范项目,供暖面积达22万平方米。通过一采一灌和四级取热的方式,实现了取热不取水。

海南州恒晟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谷兴:我们第一次换热的水是大概90度,取出来第一次换热,大概是60度左右,60度左右可以直接给用户供暖,然后第二级是60度水进去,换出来水是50度左右,这两级换热是直接可以给用户去供暖的,然后到第三级、第四级的时候换出来的水可能温度稍微低一点,然后通过我们这个热泵机组把水重新提升上温度,再通过这个系统给用户家里去供暖。

通过地热取暖的方式,当地供热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价格也比以往传统的供暖方式有所下降,现在无论早晚,周边群众家里的温度都能够得到保障,幸福感不断提升。

海南州共和县玉龙佳苑小区居民 蓝翊匀:以前我们家用的是壁挂炉,温度不能保证,成本比较高,家里的温度不是很热。从去年8月份搬进来以后,这边用的是地热供暖,温度也能够得到保证,成本也比较低。

海南州共和县发改局副局长 董明:投资2000万元率先在全省建成首个地热供暖改造示范项目,实现城北新区1号片区22万平方米地热供暖。项目建成投运后可节约标准煤10万吨,减少碳排放30万吨,有效降低用户单独用热成本,也为创建青海省清洁能源供暖示范县和打造零碳城市奠定了基础。

海南州依托清洁能源,光伏产业异军突起。在塔拉滩连片的光伏海洋中,风速较以往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三年植被覆盖度高达80%,“光伏羊”也应运而生,成群的羊儿在光伏园区悠闲吃草,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家住光伏园区附近的铁盖乡下合乐寺村的赵顺光,如今也端上了“光伏碗”,吃上了“光伏饭”,成为了光伏园区首批受益的群众之一。

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村民 赵顺光:自从光伏园修到我们这里来,在光伏园里面包了点活儿,打桩、掏坑,一年下来挣个4、5万,5、6万。再加上在光伏草场上放羊,总的一年下来能挣十一二万。

在光伏园区,通过建设“生态光伏牧场”,周边群众可以在此免费放羊,一方面减少了企业除草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周边群众收入。如今,塔拉滩实现了“建一片光伏、留一片绿色、造一座牧场、富一方群众”的良性循环。

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党支部书记 陈列东主:光伏园修了以后,我们村将近60%的人在家门口打工,而且这个工资比以前在外面打工有保障,通过光伏园区的放牧还有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分红,从2018年的人均5000多(元),上升到2023年的1万6千多(元)。

通过多年的发展,海南州从依靠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海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邱元林:截止2023年,已建成水电站4座,装机618万千瓦,规划风电光伏园区4609平方公里,建成风电光伏并网发电200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的52%。清洁能源产业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5.3万名脱贫群众人均增收6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