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答卷振奋人心 实干铿锵回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逆势上扬的数据、一项项喜人的成绩,是青海省诚心开放与执着坚守的结果,更是全省上下主动作为、担当奉献、砥砺奋进的写照。这一不负期许的答卷让各界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到青海在新起点上稳中求进、力开新局的信心,更坚定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的决心。
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骄傲。过去的一年,我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要”,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为引领,玉树隆宝滩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青海湖裸鲤蕴藏量恢复到12万吨。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一帧帧镜头、一幅幅画面成为青海的优势与骄傲。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三级调研员 张创举:科学组织全省41个县(市)开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进一步摸清各县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全力巩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工作成效,开展2024“清风”“网盾”等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和破坏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全力推进野生动物致害保险赔偿试点工作,大力推进青海省野生动植物法治建设。
在西宁市民中心“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工作人员正在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耐心讲解。2023年,西宁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综(专)窗口27个,高频“一件事”申报材料平均精简61%,跑腿次数平均减少40%,办理时间平均缩减30%,累计办理“一件事”事项2.5万余件,企业、群众的实际诉求得到回应。
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王海斌:站在新起点,紧扣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两个切入点,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以久久为功、主动靠前的服务意识,精准回应群众和企业诉求,让办事的小窗口展现营商环境的大作为。
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建设“石榴籽家园”,形成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氛围。2023年,全省新增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打造388个“石榴籽家园”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睦共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香格里拉社区党委书记 赵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更加有形有感有效打造民族团结进步‘青海样板’”,为我们社区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把创建工作与统筹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办好辖区各族群众的关心关注的教育、社保、就业、养老等民生大事,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过去一年,全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路网规模持续扩大,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3600公里,提前两年实现高速和一级公路里程突破5000公里的规划目标,国家高速公路及省际通道有序畅通。政府工作报告里对全省交通工作的肯定,让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信心倍增,干劲更足。
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审计处处长 李世成:持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强化统筹融合,推动转型升级,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青海篇章,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保障,努力当好现代化新青海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