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进阶而上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4-02-03 查看数0

天然的区位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天然、绿色、有机高原农畜产品。近年来,一批批高原臻品走出高原,走向世界,青海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向着“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进阶向上。

走进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互助分公司,机器轰鸣,工人正忙着卸载刚收购来的马铃薯。经过分拣后,一颗颗质地饱满、大小均匀的马铃薯通过传送带进入精淀粉生产工序,每天的产出量超过200吨。作为省内外知名的优质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商,威思顿薯业自创立以来,坚持品牌立薯,创建从种薯、原料薯生产到深加工产品的全国知名品牌体系,以绿色有机产品扩大“净土青海、天然农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青海威思顿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 许舒祥:始终坚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着力延伸马铃薯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马铃薯产业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坚持品质和信誉保证,高质量发展我省马铃薯产业,为全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作出贡献。

海拔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环境不仅有利于马铃薯的种植,更是高原冷凉蔬菜成长的“温床”。凭借无污染、病虫害少、品质优良的特点,从高原到沿海,从深居内陆到阔步海外,高原冷凉蔬菜如今成为“香饽饽”。特别是2023年,互助高原特色冷凉蔬菜在全省率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直供,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发展底气更加充足。

海东市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 兰发福:互助县的供港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91万亩,销售蔬菜3.8万多吨,实现产值1.12亿元。冷凉蔬菜已成为互助县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

海东市互助县塘川镇高羌村村委会主任 李建龙:现有的大棚一共124个,我们的菜冬天有9到10种,菜长势也好,我们一年的收入也好。

助力高原特色农食产品出青,西宁海关坚守进出口食品安全底线,全力服务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截止2023年11月,我省农产品出口2亿元,增长36.8%,出口品类拓展至40种,拉动我省出口增长2.5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同时,莴苣、洋葱、黄瓜及卷心菜等8类高原冷凉蔬菜实现首次直接出口至香港,出口数量合计401吨,出口值合计304.2万元。

西宁海关动植物和食品检验检疫处副处长 吴妍雯:我们采取“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为34家企业解决问题58项,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形势新要求,并且开通“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施“5+2”预约查验,做到货到即查、合格即放。并且与口岸海关沟通协作,帮助企业体验“属地口岸高速通道”,同时提升外贸综合服务能力,让“绿色、有机”金字招牌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来,青海累计向省外输出牛羊肉、油料、青稞、露地蔬菜等农畜产品价值达193亿元。全省上下合力共谋绿色发展之策,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惠民,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不断培育更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基地,持续提升青海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信誉度和竞争力,“绿色”之风劲吹高原,“有机”产品走向世界,“输出高地”建设大步迈进。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 刘世红:全省上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作为推动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全省各地各部门立足资源优势,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全省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绿色有机的优势逐步扩大,产业融合更有深度,种业振兴迈出新的步伐,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输出地建设有力引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