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通:数字赋能 在青山绿水间探索群众“致富密码”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大通县对标问题,认领梳理了17个方面27个问题,创新开展“一改三抓五提升”专项行动和“促增收、带着干、帮着赚”主题活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见实效。
走进西宁市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村,依托独特的地形地貌,这里建成了国内海拔最高、四季经营的乡村度假综合体项目——“树蛙部落”,如今已成为一处游客打卡“网红”地。在带动旅游、促进消费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也拓展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青海西宁树蛙部落项目负责人 王云:通过引进上海专业团队,利用数字融合,流量赋能,产业IP化模式与腾讯传媒等文旅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年预计吸引高端消费流量6000人次,为困难群众提供50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大通县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以乡村旅游为牵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沟道经济”,并成功打造4条旅游示范带。上半年,全县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64.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9亿元,带动当地2万多人增收。
西宁市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庄村村民 买得成:这几年打工每月能拿个三四千元,收入也稳定了,活也没有那么累,家里还能照顾上各方面比较可以。
青海数字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李萍文 :通过与腾讯合作,打造“大通号”小程序,进行线上引流,实现大通县域内“吃行购娱游”一站式服务,目前成功推出“树蛙部落”“青海湖之夜”等一系列爆款项目,通过直接、间接联农带农、辐射带动就业近1000人,吸引省内外游客近40万人。
围绕“一城山水 大境通达”的目标,大通县坚持“一沟一景”“一村一品”规划布局,着力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充分调动经营主体和群众参与“沟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前三季度,全县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万元。
西宁市大通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朱虹:我们将依托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家院、民宿等产业发展渠道,促进形成农文旅产业融合,在青山绿水间探索群众“致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