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小县”改革之后 一再续写的改革文章
玛多县的“人口小县”机构改革,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打破了“部门墙”,对“四人以下局”等小部门的职能、架构做了进一步调整优化,起到了机构“瘦身健体〞的效果。如何让改革产生更有效的“化学变化”,续写好下半篇文章?下面继续来关注记者的报道。
推开这个办公点的门,是一间大办公室,十多个工位上,各块面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忙碌。这里是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之后新组建的县委群团工作委员会。
中共玛多县委群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窦卫生:像这个在一起办公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的有些群团工作就可以在集中抓落实,比如像我们这个才让多杰,原来是我们工会的秘书,现在就是负责我们群团的党组的理论学习的这一块儿,群团协同化之后,感觉到我们的所有的工作更能够劲往一处使,能够把工作抓的更具体时效性更好一些……。
新组建的县委群团工作委员会,让玛多县的大群团”一体化协同化建设迈开新步伐。为“势单力薄”的基层群团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提供了组织保障。
中共玛多县委群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窦卫生:我们群团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后,我们就是集中力量来做一些活动,做一些工作,这样的话,从目前来看就是效果非常明显。
玛查里镇是玛多县政府所在地,人口虽然只有5400多人,但有关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的事项依然不少。由于在冬季,街道上的车辆乱停、垃圾乱堆问题不断抬头,需要随时执法检查。
果洛州玛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大队队长 索南多杰:去了以后先检查他的门前卫生干的好不好清扫的。按照这个,按照门前三包的责任书清扫的干净不干净?
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之后,按照“局队合一〞“一支队伍管执法”的设计,将劳动保障、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农牧、文化五个领域的执法队伍整合为一,新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索南多杰的综合执法一大队不再只限于城市管理,要做到“应管尽管”,实现综合执法。
果洛州玛多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大队队长 索南多杰:以前,都是像我们城市管理这块儿的话,现在执法合并以后,这些法律文书都是合并成一个了,方便我们日常的执法。
海拔4500多米的玛多县,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的核心区。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时,将国家公园的公共管理职责也划了进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管委会生态保护站站长 韩常鹏:当时我们国家公园试点成立的时候,玛多县为了支持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无条件的给我们划转了55名编制,并且划拨了现在我们所在的办公场地,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这个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框架搭起来了。
为了理顺地方政府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职责关系,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之后,还将承接三江源国家公园“三定”改革方案,将园区内涉及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等公共管理职责剥离出来交由玛多县政府承担。
果洛州玛多县委书记 丁凤山:我们目前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基础上,相信能承接好新一轮的改革,包括和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园区的,目前主要是在等待三江源国家公园的“三定”方案,方案下来以后,按照改革的要求,我们能承接好也能够理顺这个关系,相信能够做好能够做到。
改革永远在路上。为进一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省州县三级编办将在跟踪了解玛多县涉改机构职能发挥情况基础上,有序衔接即将开展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一轮机构改革等事项,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青海省编办副主任 贾薇:在玛多县开始尝试做人口小县的机构改革,我们省和州两级编办亲历指导我们县一级的党委政府扛起了改革的重任,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建机制,强效率这样的一个工作思路来推进改革。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改革试点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为我们青海的人口小县的基层治理工作蹚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