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科学布局发展产业 着力打造和美乡村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3-11-16 查看数0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全省各地新一批驻村工作队陆续入村,如何接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呢?我们聚焦希望的田野,看和美乡村的收获景象。

线辣椒是海东市循化县的优势农产品,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的马国英,最近正忙着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市场销售自家的线辣椒。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村民 马国英:线辣椒是九亩,自产自销,菜瓜、南瓜、玉米都是我们自己种的,一天卖二三百块钱。

循化县地处黄河谷地,近年来,依托高原冷凉气候和临近黄河的地理禀赋,当地大力发展线辣椒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而马国英入驻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市场正是村集体为了村民增收搭建的平台。

说起“补短板、强弱项”,这两天趁着秋收季,查汗都斯乡乡干部和村两委负责同志走村入户,和村民一起干农活、问收成、谈困难、话发展。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村民 韩阿乙草:原先取水的渠道不方便,去年修渠以后,相当稳当,群众地种得也相当好。

被村民点赞的正是去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由定点帮扶单位省移民安置局在村里投资修建的引水干渠项目,该项目解决了红光上村及附近两个村的耕地灌溉问题。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村委会主任 徐海鹏:以前整个水渠是土质水渠,导致23户老百姓房子倾斜。(现在)把水渠全部改线,改到西面。现在这条水渠解决了3个村、1800多亩(耕地)的灌溉问题,23户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全部解决了。

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和下村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红光露营基地”,健全红色旅游设施,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副乡长 马旭洋:将红色旅游跟产业,以及咱们黄河沿线的重温红军历史、重走红军路串联起来。以红光村为基地、以红光村为中心,通过红色引擎加产业发展的模式,带动周边15个村发展特色产业,以及特色种养殖的发展。

乡村振兴中,合理的乡村产业布局不仅能促进各要素间自由有序流动,还能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形成县带镇、镇带村的多轴联动发展格局,而这更需要县乡镇一盘棋、齐发力。

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上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卫青:我们这一届驻村工作队要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接好接力棒,做到补短板、强弱项,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打造和美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