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11月15号,“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发布会介绍了党的二十大以来,我省乡村振兴工作立足省情实际,坚持改革创新,坚决有力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果。2023年以来,我省乡村振兴系统对标国家考核反馈问题,健全完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调度、省级领导联县包村以及专班推动、“下延上管”、挂图作战、约谈问责、乡镇“总队长”等制度机制,以更硬的作风、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各方面工作呈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宝恩:聚焦防贫底线任务,全面加强动态监测帮扶。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监测对象0.66万户2.2万人,累计纳入监测对象1.18万户4.1万人,已消除风险0.4万户1.62万人。我省乡村振兴系统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围绕产业“四地”建设,依托各地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中央衔接资金的66.7%和东西部协作资金的60%用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产业发展,明确订单采购、资产收益、土地流转等10方面联农带农模式,实现群众多元增收。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宝恩:目前,全省牦牛、藏羊集群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达到140、187亿元;藜麦种植面积达到3.15万亩,产值超千万元;枸杞种植面积达44万亩,采摘用工规模达7.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7亿元。
截至目前,全省625个试点村中,通村道路畅通率达98.8%,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生活用电保障率达97%,567个村实现垃圾“户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224个村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谢宝恩:以持续提升农牧区发展水平和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为目标,正确处理物质增收与文明提升、民生保障与长效运行、外部帮扶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农牧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再添新力、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