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海西:确保流动党员全过程参与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西州针对流动党员学习落实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积极探索管理方式,丰富内容形式,确保流动党员全过程参与主题教育,切实增强主题教育效果。
前不久,在德令哈市工作生活的严英莲收到了一份乌兰县柯柯镇党委给流动党员寄送的“红色包裹”。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兰县柯柯镇通过向流动党员寄送“红色包裹”的方式,让流动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定期汇报学习情况,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全覆盖、全过程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
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流动党员 严英莲:无论我在哪里,党支部都没有忘记我,一直关心我,真的感谢有这样的党支部。党支部不仅给我们流动党员建了微信群,镇上和村上的书记也经常给我们打电话,关心我们生活和学习情况。
海西州乌兰县柯柯镇党委副书记 韩旭:一封《致柯柯镇外出党员的家书》、一枚党徽、一本党章、一本流动党员活动证、一本专题摘编,这是“红色包裹”所包含的物品,目前,我们共寄出17份,后续我们将分批次为全镇84名流动党员“全覆盖”寄送“红色包裹”
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无遗漏,需要精准摸排,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海西州专门印发《关于在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通知》,对组织流动党员参与主题教育进行安排部署。德令哈市设立60个流动党员联络点。
海西州德令哈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 马婉:针对流入党员,采取党组织找党员的形式,积极构建联络员流动党员属地管理的服务体系。在全市42个行政村、18个社区设立60个流动党员报到点。
为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缺位”“离乡不离党”。海西州各地党组织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打造流动党员多维课堂。天峻县城西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五星户”联动帮学制度,采取寄送资料、线上促学、电话问效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理论学习;都兰县组织300余名流动党员开展“建言献策聚共识凝心聚力促发展”线上活动,通过分享外地先进经验、建言本地发展举措,切实为农牧民群众发声、为支部建设支招,让流动党员“有家、恋家、爱家”。
海西州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 王亚峰:下一步,海西州将把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发展紧密结合,结合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创新方法方式,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激励引导流动党员“流而有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