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见证履职·一线调研】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担当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星霖发布时间:2023-11-03 查看数0

全面振兴乡村,法治是重要保障。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紧跟省委部署,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具有地方特色的立法力度,《青海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深秋的海东市互助县麻吉村已经披上了秋装。在省人大代表、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区负责人任臣义的引导讲解下,在青的部分人大代表和省人大常委会党员干部深入油嘴湾实地调研。

青海省人大代表 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董事长 任臣义:2017年我们培育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产业之后,成为目前麻吉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已经累计实现了各类的综合性收入将近4000万元的规模。另外直接和间接从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农户数已经涵盖到全村387户1478人。

近年来,麻吉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打造麻吉村油嘴湾花海休闲农庄为抓手,按照“村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海东市互助县副县长  贺世军:互助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挖资源禀赋,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土族盘绣、互助家政等带动能力强,增收效益明显的乡村振兴产业,农民就近就地增收致富的效益明显,全县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快。

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特色产业发展,详细了解了基层代表工作、文旅融合、民宿建设、投资运营、带动村集体增收和群众就业等情况。人大代表们充分了解当前我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果,也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在推进乡村旅游中的文旅深度融合、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青海省人大代表 湟源县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永清:不仅是发展乡村旅游,我想今后在非遗文化这方面应该更进一步融入进来,进行非遗体验,让更多的人近距离了解非遗,达到文旅融合的最终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 海东市循化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 马世功:我们也要多次地深入调研,了解青海各个地方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为乡村振兴发挥出我们人大代表的作用。

多年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监督的职能优势,先后颁布了很多与农业农村密切相关的法规,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有效的良法保障和监督支持。近日,《青海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对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组织建设、人才支撑、城乡融合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制化,充分发挥立法在我省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推动作用。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一处副处长 李世玉:《青海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的出台,将有效填补我省在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夯实我省乡村振兴的良法善治的基石。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有利于将乡村振兴工作中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创新举措法定化;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统筹推进我省农业农村各项建设事业,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