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为媒 激发拉面产业新动能
今天(10月21号),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在海东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72支代表队的参赛选手现场拼技艺、炫绝活,烹调精品拉面美食,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提升拉面产业发展水平。
随着精彩文艺节目的上演,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赛的“拉面匠”们正在做着赛前各项准备。
海东市民 赵女士:看着我们青海的这些拉面,逐渐地走出我们青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作为青海人我们都感到挺荣幸。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展示着拉面的多种娴熟的手法和技巧。加水、揉搓、洒油、摔打、抻拉……一块块面团在拉面师傅的手中不停变换,不一会儿就变成宽细不同的拉面,引得观众连连赞叹。
海东市民 高女士:作为地地道道的青海人,我从小就吃拉面长大,今天有幸参加了全国首届拉面技能大赛,看着师傅们高超的技艺感觉很荣幸,希望我们青海拉面走向世界,希望把这个产业发扬光大。
为丰富本次大赛活动形式,海东市还组织开展了河湟非遗展览展演活动,让河湟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魅力和风采。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一科副科长 毛代芹:组织了海东市六县区的32项国家级,省级为主的静态非遗展览项目,参加非遗展的人员近400余人,通过本次非遗展让人民群众了解河湟非遗,更好的宣传展示了河湟文化。
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游客免费品尝拉面活动,让前来海东的游客体验着来自青海的“舌尖美味”。
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上海代表队领队 何启宏:让选手在一起交流,是个很好地学习机会。也感谢海东市人民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在这里展现,把青海拉面这个传统美食让我们发扬光大。
海东市坚持高标准、优服务,扎实做好赛事筹备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全面推介海东、宣传海东,全方位展示青海拉面产业的亮点和特色。
作为百姓就业增收的一碗“和谐面”“致富面”“团结面”“幸福面”,拉面产业已成为海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截至今年9月底,海东市累计实现拉面经营性收入111.5亿元。以互联网平台经济为载体,青海拉面产业数字化平台建成投运,接入有效经营数据1350家,推动实现与化隆、循化两县智慧拉面信息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