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刚毛藻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布关于青海湖刚毛藻相关情况的研究报告,已确定青海湖刚毛藻为刚毛藻属青海湖特有种,并科学命名为“青海刚毛藻”。2019年以来,通过项目工程实施和专项研究开展,青海湖刚毛藻水华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成效初步显现。
刚毛藻属于绿藻门石莼纲刚毛藻目刚毛藻科,藻类均为大型丝状绿藻,也是一种典型的底栖附着藻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通过对刚毛藻空间分布、系统分类和生活史的研究,对青海湖刚毛藻异常成因进行分析,认为刚毛藻异常增殖是一种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现象。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辰熙:在历史上青海湖就有刚毛藻的存在,这几年由于水位的上涨,导致周边的一些土地被淹没,为刚毛藻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适应空间,从而导致它的量有所扩大。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为它不产毒,所以说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它的这个量大了以后,会覆盖水面,对于水下的水生植物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刚毛藻是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重要的能量来源,为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但刚毛藻的大量生长并在水面形成堆积后,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2018年以来,青海省开展青海湖刚毛藻的研究及治理工作,到目前已投资9500余万元,治理面积达到2000公顷,打捞刚毛藻9.94万余吨。青海湖刚毛藻水华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辰熙:治理工程实施区域有效地恢复了它的自然景观,治理的措施和成效是比较好的。将来的话,刚毛藻的生长将会持续地存在,所以说对于刚毛藻的治理工作,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