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构建高品质的交通网络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十年来,青海秉承“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理念,立足于区位和通道优势,主动参与、深入对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综合运输大通道,不断推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日前,青海省黄瓜梁至茫崖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摊铺全部完成。至此,黄茫高速黑色路面全线贯通,项目进入正式通车倒计时。
青海省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黄瓜梁至茫崖(省界)高速公路项目办主任 郝广杰:青海省黄瓜梁至茫崖(省界)高速公路是G315线西宁至吐尔尕特公路在青海省境内的组成部分,也是G0612西宁至和田高速公路和《青海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六纵、九横、二十联”中的“第二横”(武威至茫崖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路基、路面、桥涵、机电工程已全面完工,正在全力快速推进房建、交安工程的收尾工作,预计今年11初建成通车。
茫崖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羌中道的咽喉重地,承担着守卫青海“西大门”的重要职责,而黄瓜梁至茫崖(省界)高速公路项目,是青海省直接联系新疆的国道干线公路。项目建成后将使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和四川盆地三大资源富集地直接相连,形成三省区最便捷高效的区域性公路大通道,更好发挥青海省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
随着“一带一路”陆上重要交通要道逐步建成完善,河西走廊作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呈现出光明而美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我省建设的大清公路、循隆高速等高速公路联通了地域,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流动、聚集,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今年建成通车的扁门公路,紧密联系了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青海东部地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成渝经济区。
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 许正璇:随着黄茫、茶察高速的建成,高速公路里程将突破5000公里,省际高速出口增至5处,交通互联互通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甘达川、进疆入藏省际网络不断完善,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也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来,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青海着力推进高品质交通网络布局建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及综合枢纽畅通发展,努力提升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共建能力,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国省干线互联互通,农村公路进村入户,各种运输方式齐驾并驱,基本形成了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丝绸之路走廊带青海境内的公路交通主骨架网络。
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高级工程师 王永亮: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功能作用,做好联疆络藏、通甘达川高速公路网建设及保通保畅,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及省际瓶颈路段建设,形成“谋划、储备、开工”有序衔接的良性循环,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贡献交控力量。
与此同时,青海持续加强青藏铁路主轴线建设,规划形成青藏、兰新、格库、格敦、西成、西昌六条干线铁路和八个方向的出省通道,并形成“一主八辅”民用机场运营格局。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开行中亚、东南亚方向的国际货运班列132列。
青海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一级主任科员 马彩霞:我们积极鼓励引导外贸企业通过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开展进出口业务,逐步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出口产品分别到达俄罗斯、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国家,有效畅通了聚氯乙烯、石棉、日用百货等产品出口和燕麦、苜蓿等产品进口渠道,在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方面逐步发挥出重要作用。
随着我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规模体量、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新格局为促进青海开放型平台和国际贸易通道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五年来,海东市、西宁市分别获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西宁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营。2022年,青海省进出口总值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
青海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副处长 刘鹏:十年来,我省备案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30余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5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96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00余人。在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老挝、越南等国家,开展工程建设、电网工程、矿产勘探,钾盐资源勘查、特色民族工艺品等领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