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青海: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璐发布时间:2023-09-24 查看数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青海清洁能源发展优势明显,生态固碳增汇潜力巨大,为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忠实践行“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要指示精神,在千万千瓦级基地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光伏全产业链发展、清洁能源替代等重要领域取得突出成效,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新时代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栾申洲:目前,青海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四地”建设如火如荼、海南算力中心逐渐显现优势、水光互补、风能发电取得突破,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战略目标逐步实现。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的发展方式,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另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阎荣舟:我们首先需要去思考生态经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研究生态经济当中“两山理论”现实转换路径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企业的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生产力布局它的生态演化的路径到底在哪里,是我们应该去突破的,在把握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推动我们现有的产业不断的现代化。
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才能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依托碳汇丰富、电价下降潜力大等优势,“双碳”目标将有利于青海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承接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引进、转移发达地区产业,提升本省工业化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推动青海实现跨越式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栾申洲:为了更好地实现青海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绿色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三废”排放,通过新能源布局、发展低碳技术、增加补贴、增加植被覆盖等方式构建清洁低碳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有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双碳目标和大美青海建设目标。
青海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但体量小、占比低、引领性弱也是现实之困。“双碳”目标的设立有利于青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绿色金融投资,加快建设以生态、循环、数字和平台“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的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此同时,青海作为排放总量低、绿色转型发展效率高、“双碳”目标实现基础好的省份,必然在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工业流程重塑等领域争取到更早、更多的项目和投资,获取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
青海民族大学双碳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胡西武:要坚持供给端、消费端、固碳端协同发力,推动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有序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产业园,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转化能力,为国家“双碳”目标作出青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