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惠民:群众畅享运动激情与健身快乐
近年来,我省本着“体育惠民”这一出发点、落脚点,以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的,积极引导省内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使群众畅享运动的激情与健身的快乐。
一大早,在西宁市西门体育场,晨练时段场馆活动项目免费开放,引来众多市民前来打卡锻炼。
西宁市民 白晋良:我每天早上过来在这里跑步,心情愉悦,强身健体。配了这些健身器材后,来这里健身锻炼的群众也就多了。
西宁市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羽毛球馆是低收费开放的场馆,前来运动的市民挥动球拍,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西宁市羽毛球协会顾问 杨子淑:对所有入场打球的人都是低收费开放。每人从早上七点到十点之间才收费五元。
全民健身始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近年来我省有序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城市土地的“金角银边”,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并向群众免费开放。沿河道修建的健身步道、自行车道深受群众欢迎。同时,西宁市按照构建10分钟健身圈的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并以省会西宁为试点,持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最大限度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截至目前,共有53所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青海省体育局群体青少处处长 郭全才:目前全省76个场馆涉及到我们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费得到了国家的补助资金,今年整个国家向青海省的76个场馆提供免费开放资金6192万元,对群众开放开展赛事活动,群众提供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在全省群众基数大、场地设施需求高的乡镇、街道建设高质量的健身场地、配备健身器材,较好地满足了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需求,使青海省体育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和“厚度”。截止目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2平方米,公共体育场馆数量达到112个,全省行政村、社区级体育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在全省范围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已达36%,体质达到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0.5%。
西宁市体育场馆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林:咱们场馆下设有体育馆,体育场,还有羽毛球馆。还有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门球、在这个当中,门球场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我们通过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更多的人到我们场馆健身得到了快乐。
近年来我省体育部门用心用情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真正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让全民健身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青海省体育局群体青少处处长 郭全才:现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发挥好作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费开放的资金使用好运用好,规范各地公共体育场馆按照国家制定的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提高面向群众开放的服务水平和力度,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落地,将青海省全民健身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青海健康青海和高原体育强省建设作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