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进行时】山东援青:项目赋能 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对口援青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临沂市紧盯“海晏所需”、立足“山东所能”,将资金、项目、技术和先进理念带到海北海晏,以项目赋能海晏经济社会发展。
沿着315国道走进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整洁的村道两边,砖瓦房有序排列。海东村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2021年,借助打造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有利契机,该村统筹使用山东援建资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程,打造吃住游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
海北州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福地农庄负责人 芦晓东:5月份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客人8千余人。
海东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成,只是山东援青成果的一个缩影。“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援建海晏县重点项目59个,累计投入援青资金5.01亿元,改善了民生基础条件,提升了产业基础设施,全县29个村村集体经济实现“破零复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得到有效衔接。
山东援青干部 海北州海晏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任崇福:按照“项目建设”为主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重点方向,搭建“交流交往、智力支持、产业对接、结对帮扶、社会援助”5个平台的总体工作思路,推动援青各项工作全面开展、持续开展。
随着一笔笔援青资金、一个个重大项目、一项项民生工程不断开花结果,“临沂印记”在海晏逐渐显现。哈勒景乡利用1000万元援青产业扶持资金,建设村级生态畜牧业集中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7个羊棚,仅2022年村民分红就达15万元。海晏县6所中小学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校园文化建设全覆盖,山东教育浸润高原。
山东援青干部 海北州海晏县教育局局长 曹波:临沂市援青干部管理组为海晏县6所中小学共投入90万元资金,打造四史教育馆、民族团结展览馆、党史红色教育馆、少先大队活动室,将理想信念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拓宽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思政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切实提高了党建引领和育人成效。
十年来,一批批援建项目落地生根,一个个发展平台活力绽放,为海晏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十年中,援青干部倾其智、劳其力、尽其责、解其囊,谱写了一曲爱撒高原的奉献之歌。
山东援青干部 海北州海晏县委副书记 副县长 任崇福:立足海晏实际和新发展阶段,建设一批可以改善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海晏县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等重点领域工作贡献“临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