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人与自然的心灵共鸣 绿色发展的时代昭示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青海专题宣介会综述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期间,近30个国家、约150名外国政党代表通过主旨宣介、故事分享、展览展示、参访考察等不同形式,多维度真切体会和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实践,对“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有了更感同身受的体验。
行走青海、聆听故事,外宾们不仅看到青海美丽的自然风光,更看到大自然背后青海作为守护者和建设者遵循的发展逻辑、付出的巨大努力、作出的可敬贡献。
叙利亚复兴党阿勒颇大学党委书记 易卜拉欣·哈迪德:我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感受到中国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所付出的努力,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得非常好。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副馆长 张钟月: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综合展示,全方位地展示了大美青海,是一个宣传展示青海,探究高原奥秘,守护生态和谐的一个重要窗口。
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物种多样性持续恢复,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高质量推进……青海是中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亲眼见证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让外宾看到环境治理的大国责任、大国担当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果。
“中国之友”论坛主席巴亚兹德·卡西:中国不仅保护了野生动物,还创建了建立国家公园的制度,这不仅仅对于中国来说非常有意义,对于世界的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来说非常重要。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 孙立军:就是想给他们展示我们最美的自然风光,我们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贡献和努力。三江源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可以感受到一种共鸣,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最大收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经验做法,受到外宾的广泛关注。
斐济乡村、海洋发展和灾害治理部西部大区区长 阿波罗西·雷瓦盖:来到青海后,我们惊叹于中国的发展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助力企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访问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之前对中国的认知,我们看到了政府运行高效,也期待未来寻求与中国政府合作。
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婷:他们也表示对于我们企业在过去15年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把这种传统工艺保留下来,并且对我们整个产业进行了现代化的升级改造,在解决就业包括企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表示了肯定和认可。
法国国民议会前副议长 卡洛尔 布鲁-博纳尔:我2019年来到这边,和四年前相比,确实感觉这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发展非常快。感觉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可以非常和谐的共处,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党委副书记社区副主任 罗世明:今天也是通过参访的形式,想把我们社区的工作和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传递出去。做好“一老一小”保障服务工作,让辖区各族群众过得安心、舒心。
一路体验,一路赞叹,一路思索。近距离领略大美青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场景,让外宾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特色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布鲁诺 德维斯基:我以为青海会是一个相对来讲比较落后的地方,但是下飞机之后,觉得整个城市发展非常有活力。可以看出青海在城市发展和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这个平衡这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运动—自由民主党副主席 扎莫利丁·梅利博耶夫:我认为此访是非常有意义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了解到了青海省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各方面的经验,而且在解决环境保护、环境治理上的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全球所面临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上,中国的经验非常值得世界各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