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行时】民和:助农增收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3-09-06 查看数0

海东市民和县依托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带动群众增产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在民和县总堡乡台尔哇村的大葱种植基地,民和县委书记毛学鸿正查看大葱长势,了解产量销量。

海东市民和县委书记 毛学鸿:种植面积要扩大,就是要规模化,提升规模化种植,还要提升品牌化。

从2021年开始,民和县总堡乡试种七个品种的大葱,经比对,最终选出易储存、产量高的葱种——日本钢葱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66.67公顷,产品销往省内和甘肃、江苏等地。

海东市民和县总堡乡党委书记 金复云:将过去的粗放化营销转变为精细化营销,深挖乡村资源潜力,打造主题品牌,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探索拓宽营销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开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位于巴州镇的民和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之前由于经营不善,老旧失修,三分之二的大棚被闲置。依托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民和县积极争取800万元扶持资金,对69栋老旧温棚、3处鱼塘及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发展温棚经济,产业园面貌一新,预计可实现年收入60余万元。

海东市民和县巴州镇党委书记 张成华:建成集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实现农业产业增效、企业链条增值、群众环节增收、村集体经济全面壮大。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民和县共梳理认领问题73条,制定有效措施277条,确保抓有目标、干有方向、改有成效。

海东市民和县委书记  毛学鸿:紧盯脱贫人口增收这一核心任务,聚焦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户“两个群体”,抓住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前三季度,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9.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民和县持续巩固壮大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管理经营好蛋鸡养殖、特色菌种植、乳制品加工等产业;加快培育中川冷水鱼、隆治苹果、软梨饮品等优质特色有机农畜产品,全力抓好古鄯夏家河等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海东市民和县委书记  毛学鸿:我们投入衔接资金2.3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54个,着力发展特色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力支持禹王峡、七里花海等旅游景点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托稳群众增收的基本盘,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7.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