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黄南:把青海高原资源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杨燕发布时间:2023-09-04 查看数0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青海高原资源能源潜力巨大,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着力把青海高原资源能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黄南州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抓好资源高效利用,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有力支撑。

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草场资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眼下,正是青海高原草场牧草长势旺盛,牛羊快速生长的关键期。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出栏率是多少?一头牛的吃草的面积是多大?

凭借多年农牧区工作经验,扎西才让认为提高牧区干部群众对“草畜平衡”的认识水平,保持草场质量,保护草原生态,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的能力亟待提高。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牛羊的规模无序地扩张,破坏生态,得不偿失。一定要把这个账要算好,生态平衡的账要算好。

近年来,黄南州出台了一系列办法举措,围绕“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要素,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人工采集等多种方式,对全州进行“水、土、气、人、草、畜”等生态数据收集、调查,采集草场的利用情况与载畜信息,全方位开展生态体检和绿色价值观教育,各地也严格执休牧轮牧制度。

黄南州河南县委副书记 县长 钢夫:我们每年要开展一次针对河南县的草原的产草量,草原草的长势这样一个全面的排查,在这个的基础上我们核定当年的载畜量。

草原要保护,畜牧业要发展,兼顾两者就要转变路径,各地积极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牲畜质量,建设现代化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现在的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你们的选育保种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品质的提升方面还要加大力度,如何引进龙头企业,加大它的加工转换的力度,提高附加值,我们的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幸福,生态要良好,走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这几年,河南县实施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和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还是颇具成效的。通过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完成了23个特色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黄南州河南县委副书记 县长 钢夫:我们河南省制定了1+5+x的一个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地抓好有机畜牧业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目前,黄南州实现了可利用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全覆盖,国家认证的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地标农产品数量达128个。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年输出量达到3.4万吨,借力资源优势,发展态势越来越强劲。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我们正在规划编制,跟天津科技大学、农科院等合作,包括我们产品的研发,下一步的品牌打造等方面,正在开展一系列的前期工作,我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正在引进一些企业。

同样是黄南州当地优势资源的还有热贡艺术,这些年从优势变产业,也探索了出了很多新的发展方向。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现在你觉得发展产业的过程当中,最大的困难和问题的是什么?

娘本:我们还是要宣传,一定要好好地去宣传、去推广,让更多的人认可。

扎西才让:文化作为我们的优势产业,我们的政府下一步在外宣传方面要加大力度,同时我觉得同仁市现在要抓紧时间启动我们的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的建设工作,必须在打造唐卡、堆绣、泥塑等这种产业集群和打造方面加大力度。

近年来,黄南州整合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热贡艺术产品,带动众多人口从事相关行业,建成各类非遗传习中心128个,全州文化旅游业经营主体达590余家,从业人员达4.2万人。

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传承人 娘本: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场,传承的根不能丢掉,一定要去发展,能达到我们真正的唐卡艺术的标准去画,我们按照市场的需求去把产业做大做强。

探索发展的路径,难免有分歧,转变发展方式自然有新挑战,只有始终保持耐心,有定力、不摇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黄南州委副书记 州长 扎西才让: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直面应对,公正公平,实事求是,敢于担当,这是我们政府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