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 · 实干 打造劳务品牌金名片 激发就业创业新活力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静发布时间:2023-08-28 查看数0

我省坚持把打造劳务品牌作为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载体,强化政策支撑,优化服务保障,加强技能培训,广泛宣传推介,不断推动全省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一大批劳动者通过劳务品牌实践闯出了市场,转变了就业观念,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

“互助家政”是青海家政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也是互助县建设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过程中探索出的典型劳务品牌。在海东市互助现代家政实训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互助县家政公司和个体户达120余家,每年直接或间接带动群众就业人数约1.5万人,已初具规模,但较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海东市互助现代家政实训基地负责人文海炜说:比如在供给端的时候,参加家政人员的这种职业认知不高。从需求端来看,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供需两边的结构性矛盾还是比较明显。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胡斌:我们家政服务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为广大的城乡居民提供分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和服务。以后确实市场需求很大,方方面面都有,而且个性化的需求,高端化的、普通的都有,你们可以分众分层来提供服务。

“互助家政”虽然是新兴劳务品牌,但在发展中已经对当地甚至全省家政行业发挥出特殊的意义。青海一二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有限,劳动密集型企业总量不大。这些年,人社部门协同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了出不少既能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有机融合,又能促进劳动力就业创业的路子和典型。

互助土族盘绣绣娘劳务品牌负责人哈承清说:我们刚开始原来做(盘绣)就是117个人,现在到5000多人的话,翻了好多倍了。 现在我们盘绣的绣娘,思想特别的活跃,她们就一边做刺绣一边做直播,反而她们的销量还特别好,我们有些绣娘她们的粉丝都要几万了。(笑)

“青绣”产业当属一二,土族盘绣绣娘劳务品牌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从炕头绣品到工坊生产,盘绣知名度越来越高。

互助土族盘绣绣娘劳务品牌负责人哈承清说:我们在产品的创新这一块还是存在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创新设计的这一块上,团队的力量不足,再一个年轻人比较少。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 胡斌:以后我们人社部门除了传统地对这些技能人才进行培训以外,我们想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可以把我们这些老百姓,特别是组织一些年轻人送到外省去学习,依托我们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援青的六个省份,对我们品质的提升,包括对我们创新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在青绣总部,已开发的200多款“现代绣品”琳琅满目,如今青绣产品不仅上架国内商场,而且远销日韩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青海青绣行业协会会长苏晓莉说:这一款围巾就是我们完全用了盘绣,您看男款里面的盘绣的太阳花元素……

在“摸家底、理思路、破难题”过程中,人社部门认为培育发展劳务品牌,是破解产业发展与就业创业互融共促的实践举措,也是全面践行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导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和路径。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胡斌说:我们很多老品牌,老百姓容易进入,效果又比较快,特别适合我们这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老百姓的技能相对比较低的省份,是我们就业增收的好的渠道。

多年来,青海已经发展培育了“青海拉面”“青绣”“海西枸杞采摘”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技能特点、行业领先的知名劳务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就业创业和致富增收。

化隆牛肉拉面劳务品牌代言人韩玉龙说 :通过30年的发展,咱们的青海拉面这个品牌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有200多个城市,已经有了2万多家拉面店,从业人员是现在近20多万人。通过咱们政府支持的引导下,我相信我们的青海拉面能走得更远。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评选认定25个省级劳务品牌和14个市州级劳务品牌,每年带动转移就业超40万人次,占全省转移就业总人数的三成以上。目前全省劳务品牌整体仍处于初创培育期和转型升级期“双期叠加”的发展阶段,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胡斌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持续推动劳务品牌的培育发展壮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青海拉面、“青绣”、枸杞采摘等具有一定影响力规模的劳务品牌发展壮大一批,围绕互助家政、生态旅游和特色餐饮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劳务品牌推进培育一批,围绕清洁能源盐湖产业和高原特色生态农畜产品挖掘储备一批。同时,我们将强化科技引领,人才支撑,数字赋能和宣传推介,推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作出我们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