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助力海南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海南州依托新能源优势,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将数字经济与交通、农牧、社会治理等方面融合发展。目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海南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高品质生活的新载体和高水平治理的新大脑。
2016年8月国内首家藏文智能搜索引擎——“云藏”开通上线。作为海南州数字经济产业中的重点项目,“云藏”可将各种藏文信息全方位接入互联网,通过一键搜索,连接世界,有力推动了藏文信息化进程。如今,“云藏”搜索已成为我国各大藏文网站的统一入口,“云藏”团队不仅首创研发了藏文自动分词与语言智能处理系统,还攻克了藏文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难关,填补了藏文信息化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广泛的用户群体。
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官却多杰:平台数据资源覆盖国内藏文网站200余个、藏文微信公众号1400余个,推出“云藏”APP、“云藏”藏汉英输入法两大手机应用,总下载量达300万次。目前用户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点击量突破56亿次。
依托大数据产业驱动,海南州实现各行各业向科技要生产力,不断促进产业升级,并催生新的业态,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通过搭建智慧农牧业平台,整合当地种植业、畜牧业、流通、物联网监测等信息资源,建设农牧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农畜产品的原产地品牌优势。
在位于青南地区的兴海草原上,河卡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手持移动终端详细检查牦牛耳标的情况,每一个环节都要记录、拍照,并上传到智慧农牧业服务平台,形成完整的可追溯体系。
海南州兴海县河卡兽医站高级兽医师 赵刚:开展智慧畜牧业,工作开展起来比较方便、便捷。像我们查一下牲畜的饲养情况、防疫情况还有存栏数、出栏数,这些都显示在这个平台上。对消费者来说保障了餐桌上的安全,对于我们畜牧业的有机认证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借助智慧农牧业服务平台,海南州兴海县实时收集整合全县畜牧养殖企业、合作社以及牧户信息,从牛羊的选育、养殖、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进行数据分析和溯源追踪。
在智慧农牧业服务平台上,牧户还可以随时学习相关养殖经验,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养殖,当地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海南州兴海县河卡镇党委副书记 李淑贞:近年来,河卡镇党委、政府立足河卡有机优势,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经济组织,推动传统以户为主、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向集体化、企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转变。截止目前,全镇10个村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共培育出专业合作社40家、家庭农牧场52家,入社农牧户1400余人。
位于共和县恰卜恰镇的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属于“西宁一小时”经济圈和兰西城市群,交通和区位优势给产业园发展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便利,同时,产业园依托100%清洁能源和100%国产自主可控体系,构建起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海南州州县两级共建新型智慧城市平台中,全州五县公共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信息一目了然,这里成为认识海南州、了解海南州的重要窗口。
青海云谷大数据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贺栋才:云服务数据中心业务上线后将迁移整合电子政务云、雪亮工程云平台、云藏搜索平台,新增部署公共卫生应急、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数字社区系统至政务云平台,下一步将推进面向全州的数字城市、媒体服务、电子商务等业务,新增部署面向全国的绿色算力服务和数据存储及灾备业务。
海南州依托气候冷凉、能耗低,区位独特、灾害少等独有特点,开创数据中心与清洁能源双碳工作融合发展新路径,并将大数据产业作为全州战略性新兴朝阳产业,主动融入“东数西算”、“东数西储”国家布局,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海南州工信局局长 王志江:目前海南州已被列为全省“东数西算”国家布局两大核心集群之一,正在规划建设的海南州大数据零碳产业园,占地1200亩,整体建成后标准机架总规模不低于10万架。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推动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