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青海省体育局:以主题教育新成效推动青海体育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体育局把统筹推进高原体育高质量发展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充分发挥主题教育牵引力作用,以实际行动推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工作,促进高原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见行见效。
一大早,在西宁体育场羽毛球馆,前来运动的市民接踵而至。今年以来,随着低免收费公共体育场馆数量的增多,广大市民健身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在不断高涨。
西宁市民 周先生:早场时间比较长,才五块钱。现在西门口体育场我觉得做得非常好,有篮球、有乒乓球、有老年的台球,这些都非常好。整体的体育设施还是逐年地在增多、在完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海省体育局将解决群众对体育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作为重点内容之一,针对公共体育场馆投入不足、体育场馆使用率低等问题,下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5668.75万元,支持全省76个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群众提供健身和赛事服务。
青海省体育局群体青少处处长 郭全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现有设施场馆的开放力度,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服务的公共体育场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与此同时,青海省体育局还针对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和后备人才不足等问题,加强青海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培养,在全省范围深入开展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开设“大心肺计划”耐力项目训练营和“选星计划”综合项目训练营,科学选拔我省体育优秀后备人才。
青海省体育工作二大队射击教练 纪晓晶:我们有一套标准化和完整的体系,包括脑电波测试、生理生化测试、周期性的训练,通过选材之后我们射击队也出了很多成绩,包括在青少年世锦赛上也获得了冠军,还有这次的U18(赛事)也获得了两金两银两铜的优秀成绩。
坚持结果导向,注重成果转化。省体育局结合我省实际,持续优化调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通过统筹优势资源、完善培养机制、建立保障团队等举措,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切实增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我省布局的田径、摔跤、自行车等12个大项,均为我省传统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和普及较好的项目。
青海省体育工作一大队队长 蒋海云:聚焦省体育局2024到2025计划,进一步明确了训练竞赛思路和举措。突出了重点队组、重点运动员,强化了竞走、中长跑传统优势项目,使其优中更优,稳步提升了摔跤、武术潜优势项目和柔道、散打弱势项目。下一步,大队将备战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力争获得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