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主题论坛举行
8月19号下午,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主题论坛在西宁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闫振主持。
论坛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杨立军,中国科学院空天院航遥中心副主任陈正超,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航天五院研究员王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怀清,俄勒冈州立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克尔斯滕·格罗德·科尔维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局长俞晖,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涛,分别围绕“国家公园空地协同智慧感知及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公园监测与生态感知系统”等内容作主旨演讲。
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主题论坛,不但对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带来了行业前沿的信息,汇聚了高端智库思想。同时,也展现了国家公园建设成效。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唐小平:现在已经构建了一个国家公园的生态网络感知系统,这样的话我们用一些高新技术数字化的、天空技术一体化的一些监测手段,然后对我们的保护对象进行动态的监测和了解。青海在三江源,包括祁连山在体制试点期间都进行了一些监测体系的建设,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三江源国家公园采用高通量卫星通信技术,实现了园区实时监测,提高了管控水平。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利民: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也建立了目前全球首个广覆盖的基于实时传输,基于中国广电700兆实时传输互联网技术,这样的一个监督监测系统。这些成功的例子为我们未来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模范作用示范作用。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家公园监测领域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推陈出新。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将实现了整个生态系统层面的保护,用科技来守护自然。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各地共同守护国家公园搭建交流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 科研院院长 杨立军:借助于国家公园契机通过这个国家公园新技术的应用去推广,能去孵化更多的一些企业,特别一些新型的研发机构,能够把这些技术落地到青海,同时从青海作为一个出发点起点,为我们青海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