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特写: 共建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3-08-19 查看数0

碰撞思想,交流经验,启迪智慧,共谋未来。时隔四年,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再度迎来国内外嘉宾以及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出台,中国正在构建的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吸引着各界目光。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我有幸参观了中国的几个国家公园,印象非常深刻,中国在不断扩大国家公园体系,保护动物植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这对整个世界也至关重要。我注意到这次在青海举行的论坛上,也展示了许多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

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目前中国规划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保护,聚焦如何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领域的实践,为国家公园建设贡献智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吕植: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国家公园的建设怎么跟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社区的生计民生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赢的局面。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由牧民合作社来带领自然体验者来观察雪豹,那么从中获取利益,这样直接把牧民不仅是参与保护,而且从保护的成效里面获得收益,那么三江源这么偏远的地方都能够实现这样的特许经营的获益,那么其他的国家公园有更好的条件。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忠伟:发展和保护两个是共同平衡的一个共生的观念,我们的人文生活和自然是一个共生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单单需要去保护我们的生态,我们更重要是发展一种人文的生活方式,让生态和人文的生活方式能够和谐共生,我觉得这是我们未来国家公园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国家公园是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围绕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全过程监测监管、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等主题,结合近几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的成功实践,论坛为各界探寻建好国家公园提供了一个高端、高效的交流平台。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 庄优波:我们现在来探讨国家公园的社区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一个国家公园保护管理规划保护管理内容里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经济领域的可持续,那么在三江源地区其实探索了很多的特许经营和社区共管这样的一些政策,尤其是现在比如说有几个案例,像“大猫谷”的自然观察,以及像黄河源的这种自然观察,这些项目现在都已经有取得了很好的一些效益,所以也许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更大范围的、更多规模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田大新 :国家公园是地广人稀,环境复杂,那完全靠人力是很难进行覆盖,这个时候无人系统就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新研发的大家能够看到的这种两栖的陆地和空的这样两栖的一些装备,来实现这样一个全息的实时的、大范围的和精准的感知,这也是我们北航整个叫天林空地一体化的一个全局的一个监测体系,马上要在几个国家公园进行试点和应用。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唐小平:国家公园我们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实际上我们的保护对象都是大尺度的,像三江源超过19万平方公里,如果我们靠以往的传统的管理或一些手段去保护,我们要投入很多的人力。所以现在要构建一种这种高水平保护的国家公园的体系,国家公园的管理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我们要提倡的这种高水平的保护,然后提升我们的高品质的生态,使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