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扎实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系统推进“三大高地”建设 夯实设园工作基础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3-08-16 查看数0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国家林草局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系统推进“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建设,全面压实生态管护责任,加大宣传展示力度,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建园环境,不断夯实设园工作基础。

2022年年底,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以林草湿沙等关键生态要素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为重点进行系统评估。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周华坤:祁连山国家公园片区和祁连山区生态建设的成效还是很显著。植被的生态质量提高了15到17个百分点,水源的涵养力增加了11毫米左右。

逐渐向好的生态环境,得益于不断加强的生态管护力度。聚力“生态保护高地”建设,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40个标准化管护站散落在高山沟谷间,1265名管护员共同守护祁连山国家公园1.58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安全。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才让多杰: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试点建设以来,植被面积增加0.97万公顷,植被的覆盖度平均增加1.45%,植被的生态质量提高15.27%,60.17%的退化草地得到了有效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和水文径流量明显提升,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在距离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不远处的冰沟管护基地里,有这么一颗“智慧大脑”——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移动鼠标,在大屏幕上就能看到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荒漠猫、兔狲等野生动物,也能看到各管护站生态管护员日常的巡护轨迹。该平台涵盖了生态资源、生态管护、生态科研等八个模块,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高科技、现代化、天地空一体化的管控“智慧网”已经拉开。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主任 刘德铭:逐步实现物联网多维感知、大数据智慧赋能、云平台精细管理的闭环应用,在国家公园的生态监测、巡护管理、队伍建设、科研调查等方面初见成效。

强化全民共建共管共享,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向社会公众提供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了解自然的全新渠道和平台,依托祁连山丰富的自然资源,突出生态摄影的积极影响力,创办自然教育课堂,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生态展陈中心、生态科普馆等教育体验平台相继建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行列中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巩固祁连山国家公园最生动的生态保护成效,传递着生态文明理念。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才让多杰:在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持续发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上走在前列。高标准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