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干部作风大家谈】做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的好干部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李娜发布时间:2023-08-07 查看数0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要保持干劲、冲劲、闯劲,积极主动作为,树立争先进位的意识,锚定争先进位的目标,干出争先进位的业绩,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大步前行,努力靠拢排头兵,奋力赶超先进者。今天的【学习宣传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干部作风大家谈】我们邀请到了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徐立江、青海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王捷、青海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 龙海明,就“做脚踏实地 实干苦干的好干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欢迎三位嘉宾做客演播室。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指出,我们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在新征程上跑出好成绩。请问,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

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能否接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绩、交上好答卷,关键在于想不想干、敢不敢干、会不会干。实干绝不能只看成是一个口号。实干,就是“实”字当头,就是要“求实”“落实”“务实”,就是“干”字为先,就是要“想干”“敢干”“会干”。

王:我觉得,“实”是基础、“干”是保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对照“实”和“干”的要求,严于律己,对标自己,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真正做一名人民心中的好公仆。

主持人: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陈刚书记说加快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不是大干快干,而是要因地制宜,走符合青海实际的发展路子,请问徐教授,结合咱们的省情实际,您觉得这个发展路子怎么走?

徐:真抓实干,要廓清一些模糊认识,加快发展不是大干快上,全面从严不是影响发展,条件艰苦不是“躺平”的理由。真抓,就必须懂青海、爱青海,熟悉青海的过去,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又要从大局出发,了解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增强使命担当的意识。

主持人:回顾我们青海的发展历程,每一件事都是脚踏实地、实干苦干干出来的,龙处,您怎么理解 脚踏实地、实干苦干?

龙:实干苦干不是瞎干蛮干,应当脚踏实地、一茬接着一茬干。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战略机遇,把准省情、摸透教情,既要迎难而上,补短板、强弱项,又要久久为功,打基础、抓根本,全面振兴青海高等教育。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强调,青海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要弱鸟先飞,奋起直追,下决心把创新这个短板补起来。那么徐教授,青海作为欠发达地区,创新短板应该怎么补?

徐:青海虽然有很多发展的制约因素,但也有自身的优势特色,在资源能源上潜力巨大。把青海的优势特色发挥出来,把资源能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关键就在科技创新,而教育、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从现实来看,补好青海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上的短板一是,发挥好本省高校和科研院所引才、用才、育才的功能,塑造本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发挥好对口支援的作用,积极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经验。三是,为干事者撑腰,为成事者鼓劲,营造竞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主持人:看来制约我们青海创新的短板,科技、教育、人才是比较明显的方面,那么两位处长,你们在教育领域工作,这些年我们的短板补得怎么样?

王:近些年,我们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持续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城乡学校共享优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稳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龙:我们在推动高等教育领域补短板,主要有以下作为:一是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出台《新时代振兴青海高等教育的若干措施》,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二是实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计划,深化新学科建设,构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体系,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主持人:最后,我们请徐教授来给我们党员干部,在如何树立和保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作风上面支个招?

徐:结合对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的学习和自己的研究,谈几点体会:一是,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二是,必须不断从党史中汲取营养。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三是,必须学习践行党内法规,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四是,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要立足本职岗位,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从而使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的作风牢固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