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青海·大湖北岸是海北 弘扬伟大精神 打造“精神高地”
海北州坐落着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70年来,海北州有序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全力打造精神高地,积极培育发展红色研学产业。
进入暑假以来,青海原子城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
浙江省杭州市风帆中学学生吴伟志说:我了解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科研工作者克服了各种困难,表现出了“自力更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辅导员薛同宣说:“两弹一星”事业,彰显了中华民族顽强拼博、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1958年冬天,世居金银滩草原的6700多名牧民群众为了国防事业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搬离故土、远迁他乡,同时,近10万名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从四面八方汇聚金银滩草原,以三顶帐篷起家,克服重重困难,群策群力,大力协同,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接待中心主任王致玲说:现在我们的西海镇金银滩草原也从昔日的神秘禁区变成了精神高地,这里也成为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其特有的历史被世人所敬仰。
多年来,海北州始终把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利用作为全省保护革命文物、弘扬伟大精神的“一号工程”来抓,全力做好文物本体修缮、文物点陈列展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施。
海北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霍均说:全面完成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改陈布展,统筹推进同宝山红色研学基地打造,深入挖掘红西路军历史文化,积极培育发展红色研学产业,用心、用情、用力传承红色基因,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同时,海北州各地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门源县从2021年开始,编排情景党课,聚合红色能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海北州门源县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马德芬说:以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不断传承。
海北州依托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全力抓好“两弹一星”精神宣传弘扬。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符奎说:多层面解读“两弹一星”研制的丰功伟绩、多维度研究“两弹一星”事业背后的底层逻辑、多方位阐释“两弹一星”精神的永恒价值,为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海北藏族自治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2019年10月,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学院开班以来,已累计举办各类班次140余个,来自全国的2.4万余人次干部人才走进学院,学习感悟“两弹一星”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综合部干部马芮说:现场教学主要依托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已开发出较为成熟的纪念碑、上星站、一分厂、二分厂、爆轰试验场等现场教学点10多处。
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学员赵军义说:就是要在前辈们所蕴含的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感召和激励之下,从而引导更多优秀的学子投身于科技和航天工作,朝着我们的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