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嘱托 奋发有为·实干】书写山水黄南的新篇章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3-07-24 查看数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黄南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履行生态报国之责。

黄南州委书记 朱战民:黄南非常神奇,黄南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资源富集、风光秀丽,真的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到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再加上群众的幸福生活,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我的心目当中这就是山水黄南。

要写黄南的山,不能只写巍峨雄壮,山峦叠嶂。

要写铺满山野的林海,生机勃勃,鸟语花香。

要写把未来种在山上的守护者日夜星辰。

黄南州同仁市东山林场护林员 辛光乾:过去这个山上长了点草,树啥都没有,现在到处都是树,绿化起来了,变化相当大,树一年比一年高。

从在东山上种下第一棵柠条后,辛光乾的护林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这成千上万亩的东山,没有他没到过的地方。喷灌管道分布,植被种类和特性、病虫害防治等等,只要和这林子有关的事,他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黄南州同仁市东山林场护林员 辛光乾:树是自己亲手栽的,水也自己浇的,每天都跑,很辛苦,所以有了感情,树活了心里就高兴得很。我最喜欢秋后,秋后树的成活率就全部知道了,定型了,把树种起来,就是留给子孙后代。

留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是黄南州干部群众的共识。自然馈赠让这里璀璨壮美,而全民参与的守护换来了更多的生机和希望。(动画字版:到2022年底,黄南州国土绿化营造林面积42.98万亩,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62.8%;特别是完成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任务394万亩,达到省下达计划任务179.4万亩的219.6%。)

黄南州同仁市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副局长 曲太:2020年的时候,同仁市被评为全国富氧百家县,我们的人居环境大大地改善了,有些地方现在造林多了以后,水土保持,泉水已经出现了,整个黄南同仁市周边已经形成了小气候。

黄南还在全省率先推行林草长制,颁布实施了《黄南藏族自治州草原保护条例》,修订完成了《黄南藏族自治州林木管护条例》。(书记现场调研声留白)初步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推动林草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力有效”。

黄南州州委书记 朱战民:以立法的形式,把生态保护纳入到法制化的建设轨道,让群众在生态保护当中,除了个人的自觉行为以外,一定要依法进行保护,提高大家这种意识,我觉得非常重要。我们的群众的生态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要写黄南的水,不能只写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要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的源头担当……

要写山色湖光朗月下幸福流淌的人间烟火……

全长170千米的隆务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流经黄南州同仁市。多年前,因基础设施不完备,沿河居民环保观念滞后,生活垃圾入河一度让养育了万千热贡儿女的隆务河成为“臭水沟”。

黄南州同仁市水利局局长 马成斌:河长制湖长制的制度施行以来,我们强化对河湖的日常管理,先后进行了投资,第一次投资一亿零五十万元,对整个48公里的河道我们都治理一遍,同时我们又争取了大概6亿多的资金,对城镇段河道的防洪能力进一步进行了提升。

黄南州水资源充沛,境内大小河流156余条,黄河干流长度达257公里,是全省唯一全境纳入黄河流域的州。

我们保护的责任非常重大,黄河保护好了,给群众也带来很多的非常好的一些方面……

来玉村是尖扎县的一个异地搬迁村,从海拔3000多米的脑山,搬到现在海拔1900米的黄河岸边,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天下黄河青海清,靠着黄河的颜值,靠着优越的区位优势,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生态旅游饭,是黄南州“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成功示范的缩影。

黄南州尖扎县委书记 才科杰: 前两天我还去了他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我们又通过后期的治理,把这些宅基地都恢复成草原了,这样的良性循环把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来源,良性循环的结果就是靠着生态,靠着黄河绿色的基底,把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

要写山水黄南,不能只写黄南的山和水,

要写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无限恩赐和启示……

要写在自然和谐共生中,人们始终保持的自律与敬畏……

黄南州州委书记 朱战民:下一步我觉得仍然是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要根深蒂固地扎在各级干部群众的心里。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尊重自然、顺从自然、敬畏自然。我心里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功成不必在我们,把目前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那么留给后代就是绿水青山,可持续永续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