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 综述:央地携手共促青海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国资央企讲担当、善作为,结合青海资源禀赋,聚焦脱贫攻坚、改善民生、人才支撑、产业合作、生态建设精准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支援帮扶,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美丽的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南麓,坐落着一座高原小城,这里是鱼鸟天堂、普氏原羚之乡——藏城刚察。如今,这座高原藏城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对口支援下,正在乡村振兴路上稳步前行。
国家能源集团援青干部 海北州刚察县副县长 马俊:自从2011年开展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对刚察县累计投入资金2.38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0个,助力刚察县形成了以重点培育、多点开花、农畜并进、文旅提升等为特点的产业援青新局面。
从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国资央企强化责任担当,拓宽帮扶路径,从项目、资金、人才等多层面帮助青海,画出对口支援“同心圆”。党的十九大以来,15家国资央企对口支援青海省16个涉藏县(市,行委),还承担了青海239个县、乡(镇)、村的结对帮扶任务,累计选派援青干部人才和博士团成员共计93人,投入援青资金11.32亿元,实施援青项目353个,采购和帮销消费扶贫产品11.93亿元,帮助近33万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青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助力。
黄南州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局长 郑立新:中国华能、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的优势,选派援青干部9人,直接投入帮扶资金3.6亿元,企业援助资金每年增长10%以上。结合黄南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牧民群众需求,抓住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三个重点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以上……青海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图表)55户央企在青设立分支机构486个,资产规模达5014亿元,在青投资2684亿元,投资项目25645个,营业收入达9328亿元,缴纳税费780亿元,职工人数达7.2万人,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淀丰厚的物质财富,为打造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规划发展部副主任 高曜军:一直以来,青海都是国家电投最重要的发展区域,在青电力总装机已达2642.60万千瓦,占青海省电力总装机的60%,发电量和供电量超过全省的70%和80%,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提供绿色动能,贡献国家电投力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伟民:青海移动进一步加快网、云、数、智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四地”的相结合,赋能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四地”新格局,以“智慧盐湖”为标杆,打造特色数字青海。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更加重要,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和“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全面起势,援青工作格局日渐形成,央地合作正在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侯洪波:各国资央企立足自身行业优势,积极参与我省建设发展,在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盐湖资源利用等领域累计投建项目2.5万余个,投资总额超2600亿元,缴纳税费780余亿元,为我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