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中国中铁:彰显央企担当 铺筑高质量发展坦途
央地携手育新机,深度合作共发展。对口援青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海的特殊关怀,援青建青以来,国资央企讲奉献、重实干,有力促进了青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今天起,《青海新闻联播》开设《央企助力青海高质量发展》专栏,推出央企助力青海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生动反映央企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给我省各地带来的新变化。首先播出第一篇。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中铁始终发扬“开路先锋”精神,不断加大在青海的投资力度,参与大批国家及省重点工程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助力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不断推动战略合作落地落实,铺筑青海高质量发展坦途。
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中铁始终发扬“开路先锋”精神,不断加大在青海的投资力度,参与大批国家及省重点工程建设,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与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助力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不断推动战略合作落地落实,铺筑青海高质量发展坦途。
6月10号,青藏高原上,一条崭新的高速公路跃入眼帘。穿越草原,经过沙海,翻越垭口,跨越天堑,它就是西海海晏至察汗诺的西察高速,是国家“八纵八横”,连通西部及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公路大通道。
西察高速全程224公里,投资约103.42亿元。自2018年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中国中铁参建人员克服高寒高海拔、高原冻土施工等重重困难,顺利建成布哈河大桥、关角山隧道等关键控制性工程,把西察高速建设成了一条优质路、平安路、环保路、廉洁路,为青海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总经理 李勇:中国中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领中铁城投参与投资,二局、五局、隧道局等单位参与建设的西察高速于2019年开工建设,今年6月正式收费运营。目前从海北州到海西州通行时间缩短1.5小时。中国中铁充分发挥投资、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优势,展现央企担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是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走进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的西成高铁甘青隧道2标段,记者看到,中铁二局的建设者们正在进行隧道掌子面的开挖、支护作业。甘青特长隧道是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中铁二局以保增长、促发展,维稳定为目标,克服重重困难,打造优质工程的同时,通过基建带动当地建材加工、装备制造、人才就业的共同发展。
中铁二局西成高铁甘青隧道2标段项目部项目总工程师 周仁:项目冬施要求高,环保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高。为此,(我们)对拌合站、钢筋场进行全封闭,生活营地采用净化设备,确保水资源循环利用,聘请专家进行科技攻关,利用机械化、信息化手段,确保施工安全。
中铁二局西成高铁甘青隧道2标段项目部项目副总经理 吴泷:自中标进场以来,在加快施工生产的同时,有效促进青海经济发展。项目于2020年10月开工,总造价约21亿元。施工期间提供近300个工作岗位,带动当地百姓两千余人就业。
融青海所需、自身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目前,中国中铁在青开展业务的二级单位共计18家,承建项目432项,在青累计新签合同额超36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2.9亿元。当前共有在建项目60余项,在青员工总人数3500余人,招聘青海籍高校毕业生400余人就业。多年来,通过积极参与青海省铁路、公路、市政、机场、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为青海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网络做出中铁贡献,与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同频共振。
中国中铁青海总部常务副总经理 闫利锋:我们持续加强与青海省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现代化新青海的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中国中铁在工业制造、施工安装、金融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优势,为青海省打造更多优质项目,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中铁力量、贡献中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