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康养医学及产业发展】格日力:潜心高原医学科研 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说起高原,人们的直观印象是海拔高、紫外线强、氧气稀薄。但相关研究表明: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群,每年如有机会到高原短期疗养或旅游,经低氧刺激,“激活”生理功能和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有益自身健康。
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格日力教授40余年如一日,立足青藏高原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群体优势,始终致力于高原医学的研究发展,建成多层次综合性高原医学研究平台,造福百姓健康。
格日力常年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开设“高原病专家门诊”,坐诊时他都深感责任重大。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格日力:病人要高于一切。所以我经常讲对待病人态度好,服务好,使得病人能够相信医生。除了我自己做好以外,我对学生要求也是比较严的。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刘会芳:他经常告诉我们,对待病人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所以不管是作为科研工作者还是医务工作者,格老师都是我人生的榜样。
格日力也带领着一支同样热爱高原医学的学术团队,每年团队都要定期前往海西州、玉树州、果洛州等高海拔地区开展义诊活动。往往他们人还未到,患者已拥满等候,询问病史、检查体格、精心诊断、答疑解惑,将健康知识送上高原,把优质医疗送到基层,这是他与团队一直坚守的医者仁心。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细胞工程室主任 马兰:我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跟着格老师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工作,我们的团队一直致力于高原病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在多年的研究中,我们取得了很多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团队一直秉持着做高原医学的潜心研究者,守护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
2001年,由格日力牵头的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成立,2002年设立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点,2006年内科学(高原医学)被批准为博士学位点,实现了青海省高校博士点零的突破。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格日力:毕业的60多人当中,在青海的有50多人。都在各个医院,在研究所,大学里面都是科研带头人。为什么我们能在一起?我们同样都是为了家乡,为了青海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
2004年在青海召开的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大会上,格日力参与制订了“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成为首部国际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原医学会命名为“青海标准”。为世界高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国,特别是在青藏高原,“青海标准”应用于青藏铁路修建、玉树地震灾害重建过程中高原病的诊断及治疗,同时将“青海标准”的相关内容纳入国际级高原医学教科书,应用于本科、研究生教学。
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格日力:高原医学已经搞了五六十年,这么多年我们对高原医学的研究青海做的还是很前列。我们现在把“青海标准”正在重新修正,正在做这个工作。“青海标准”怎么运用到康养,是有根据的。所以我觉得国内乃至国际上我们青海高原医学的研究是最好的。我们满怀信心地在新的研究领域里要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