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青海 西宁篇】区域协同打造现代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青藏高原上,一座现代之城加速崛起,省会西宁在动能转换中蓄势勃发,在守正创新中砥砺前行,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迎来城市发展格局大变化。
古城悠悠,岁月漫漫。穿过繁华的城市街道,在西宁市城西区五峰书院城市书房,不少市民享受着惬意的书香与宁静。一直以来,五峰书院以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为宗旨,续写着西宁的文脉故事、承担着繁荣古城的文化责任。
西宁市城西区五峰书院负责人 张敏:西宁市城西区已建成12家五峰书院,我们以“书店+众创空间、书店+咖啡、书店+文创”的发展方式,营造了多个集人文创意、美学、生活等于一体的城市书房,同时开展丰富的文化服务活动,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大力推进“书香之区”建设,在古城西宁圈起15分钟文化半径,打造河湟文化新地标,高原古城的书香之气愈发浓郁。在现代化新青海和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实践中,城西区全方位加快“花园城区”建设,走出一条以现代服务业立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全省最现代、最时尚、最宜居的活力中心。
西宁市城西区委常委 副区长 星照华: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新兴业态,培育未来产业一体推进、多轮驱动,幸福西区底色更加厚实。每年八成以上财政总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全省率先打造石榴籽家园,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区。
从市民中心落地到老旧小区改造,从香水书院到“爱老幸福食堂·中央厨房”,城中区作为西宁市老城区的中心坐标,围绕会展经济、数字经济及文创产业领域,以重点项目撑起稳增长的脊梁,充分发挥中区“文芯”实力,聚力建设中央活力区,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西宁市城中区委常委 副区长 郝云祥:十年来,城中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生产总值突破了230亿余元,增长三倍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到115亿元,增长了两倍多。同时,城中区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已达到350亿元,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
十年来,西宁市建成区从128平方公里增加到208平方公里,一栋栋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如一夜春风般焕然一新,一座座公园绿地绘制出绿色发展的美好希望,山水园林间尽显勃勃生机。城市全面转型升级、城市骨架不断伸展,迎来城市发展格局的巨变。在“绿色为芯、双城联动、生态隔离、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基础上,全面建成“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高原生态山水城市,构建“一主两副、生态环抱、组团发展、全域大美”的大西宁都市圈发展格局,形成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城市新组团和郊区新城。
西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张博文:西宁发挥省会优势,强化社会担当,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再发力,深入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让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