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用党的创新理论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穆春莹发布时间:2023-07-04 查看数0

习近平总书记6月30号下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引发青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行动指南。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磊: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办公室干部 吴倩: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选择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

青海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教授 吴玉敏:“两个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早已沉淀铸就为中国人的血脉基因。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地“化”入中国人民日常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中,就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从而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创新和不断推进。

大家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刘进龙:总书记指出,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这让我深受启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副组长 马萍: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做到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出反映群众心声、满足群众诉求、符合群众意愿的理论成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