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青海:加快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青海通过创新机制、省部共建等方式,加快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实验室,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需要,以资源、能源、高原为主攻方向,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成果转化,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眼前这台高精尖设备叫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借助于它,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溶液结构课题组的研究员对溶液中盐氯离子的水和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溶液结构课题组研究员 周永全:我们搭建了一些平台,来对这个固液界面的结晶过程进行深入地研究,这对于盐田的过程,以及吸附剂的开发等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022年9月,中科院批准启动建设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围绕盐湖资源绿色高效分离技术创新、盐湖高端化学品制备关键技术、盐湖资源高值利用的生态安全与资源保障三个主攻方向,实验室开展了10大领域的重点研究工作,为我省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技术支撑。
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忠:获得中科院组建以后,从海内外优秀的高校研究所进行了大量的引才工作,青年团队已经组建,我们正在进一步争取盐湖先导专项A项目实施。
组建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实验室面向世界盐湖科技前沿,以突破盐湖资源绿色高效分离与盐湖高端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为研究重点,成为我国盐湖领域重要战略科技力量。
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刘忠:立足于青海,服务于国家,主要是从技术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以及产业化的工作、全链条的创新,力争为青海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在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研究员正在进行我省湟水河流域土著鱼类的多样性监测,为后续科学制定土著鱼保护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高强:我们刚刚已经采集了河里面的一些水体样本,通过测序的方式来获得土著鱼的多样性、种群分布的信息。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现在湟水河流域土著鱼的情况。
省部共建的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年底。多年来,实验室围绕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高原农牧业创新发展,广纳贤才、狠抓科研。研究成果解决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提质、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等多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祁得林:实验室将继续以“双一流” 建设和“部省合建”为契机,做好重点领域布局,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我省拥有三所国家重点实验室,4所省实验室,7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引领,省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梯级”培育建设体系。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副处长 杨军:我们将结合全省十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省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打造高原战略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