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县传真 · 民和 发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海东市民和县从调整农业结构和转变生产方式入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民和县前河乡穆蜂斋蜂业有限公司,一个个长方体的蜂箱里,蜜蜂飞进飞出。打开蜂箱,刮开蜂蜡,蜂汁浓稠、颜色金黄,让人垂涎欲滴。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公司打开了销路。
海东市穆蜂斋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明飞:销售主要以这个直播带货和832网络销售平台,另外就是地推的方式(销售),上个月抖音平台已经走了一万多单,去年我们整体产值达到860万元左右,蜂蜜年产量达到220吨,今年预计破千万。
今年,前河乡党委政府又争取到项目资金19万元,购买紫皮大蒜蒜种3.9万斤,以一次性补贴的方式发放给种蒜农户,在前河乡芒拉村、甘家川村种植紫皮大蒜120亩,助推当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东市民和县前河乡乡长 朵海兰:紫皮大蒜是我们2023年的主项产业,总共种植了120多亩,其中政府投资了90亩,剩余就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种植。今年想借这个乡村振兴产业平台,把紫皮大蒜往深再推广一下。
从总堡葱规模化种植、发展推广玉米黄豆复合种植模式,再到一栋栋蔬菜大棚里长势喜人的红笋,民和县总堡乡不仅有传统的蔬菜大棚产业,山杏经济景观林地也是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的一大亮点。去年,利用原来退耕还林的山杏树,从新疆引进甘杏,通过改造部分山杏林地,实现生态林向经济林的转化,提高林地利用率,为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建设作出林业贡献。
海东市民和县总堡乡三家村村民 赵海红:我们今年总共36个棚,6个是莴笋,25个是水果西红柿,剩下的几个都是马铃薯。
海东市民和县总堡乡副乡长 马国栋:总堡乡党委政府积极申报760亩山杏嫁接项目,其中2022年已试点嫁接100亩,目前存活率较高,已挂果。今年年产值可达60万元。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治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自2021年以来,民和县先后投资6.88亿元财政衔接资金优先支持产业发展,实施产业类项目144个,如今,民和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