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总书记嘱托 青海:聚力打造世界级盐湖基地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张琪发布时间:2023-06-19 查看数0

2016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青海考察,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指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青海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青海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低钠带机不停地运送着从盐湖提取的光卤石;激光测厚仪实时监测带机上光卤石的厚度……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一车间,八条带机不断地输送“白色”资源。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一车间生产副主任 蒲晓强:我们车间拥有两套百万吨氯化钾生产装置,所用的工艺是反浮选冷结晶工艺。现在单系列的话,每天日产量在6000吨左右。

产量的提升是青海盐湖这几年最大的变化,青海盐湖生产的钾肥作为农业三大基础肥料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盐湖钾肥实现稳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值580万吨、锂产业达到了3.1万吨。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一车间副主任 李国良:主要运往山东、安徽、河北、湖北等一些产粮大省,用于改良土壤含钾量,主要做复合肥。

我身后这片盐田的就是盐湖生产钾肥所排出来的尾液,而这些尾液正好是下游盐湖提锂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这就是盐湖资源循环利用的一种方式。

以“一座盐湖”为基准,从强链、延链、补链入手,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是青海牢记总书记嘱托,着眼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青海盐湖的蓝科锂业公司,两万吨的吸附提锂装置,继续将尾液中的锂提出,让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有效。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蓝科锂业技术中心副主任 张成勇:2016年的时候,我们产能只有3000吨左右,通过多年的自主开发,2017年我们实施了填平补齐装置,2018年我们自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应用,开展2万吨项目建设,目前产能是3万吨。

从3千吨到三万吨,在简单的数字加“零”背后是科技的注入、人才的融入。几年来,青海盐湖不断“招贤纳士”,凭借各种人才项目“借风”纳才,发挥自身优势“开门”引才。马鸣龙是中组部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之一。

中组部团中央第23批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 (盐湖挂职职务,待核实)马鸣龙:我以前的工作主要是做镁合金的后端,包括材料的研制以及设备加工等方面。来到这之后,发现我们的主要重点其实是在前端,包括如何解决氯化镁的电解工艺以及新型合金在前端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我感受到了很多不同,也增长了我的知识。

“科技+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双翼,只有双翼发力企业才能“展翅翱翔”。2022年青海盐湖成立“盐湖股份公司中央研究院”,用“科技”强力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盐湖股份工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马黎春:为了加速成果转化,我们在察尔汗湖区也是建设了盐湖产业最大的中试基地,它是离我们产业化最近的一个环节,而且方便进行国内外技术的引进。中试基地也是助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进行产业化的一个发力点。

2022年,青海省工信系统按照青海省政府、工信部联合印发的《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总体思路,加快推进盐湖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贠红卫:就是要“钾钠镁锂”的综合利用,提升整体的应用水平,另外我们这几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信息化的改造提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推进智慧盐湖建设。同时我们要进行新能源的替代,进行光伏、风能产业化的研究,也要把这些新能源应用到钾肥和资源开发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行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