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牢记总书记嘱托】青海: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星霖发布时间:2023-06-08 查看数0

2021年6月8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湖仙女湾,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他指出,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生态战略落实好、国家公园建设好。青海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全力守护好“中华水塔”,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在海北州海晏县甘子河口,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贾佳正和同事对青海湖周边的湖水取样。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青海湖总会来这么一批特殊的“朋友”,收集青海湖水样,监测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 贾佳:目前主要进行的就是对青海湖水域的水质监测,现场使用的是水质多参仪和浊度仪,我们还需要将部分水样采集之后运回实验室,进行下一步处理。通过这些指标综合反映这个区域的水体水质状况。

湖水清澈、鱼鸟翔集,青海湖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青海湖逐步构建起生态环境科研监测体系,相继建成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及中科院水生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等,建立青海湖水鸟监测点、青海湖空基无人值守湿地鸟类监控系统,天空地监控体系不断完善,科研监测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  贾佳:据我们目前监测结果,青海湖水质的PH值在9.1到9.2之间,盐度也从千分之12下降到千分之10,整体是处于贫营养的状态。

如今的青海湖,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突破100种;湿地关键性物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1.41万吨,达到保护初期的44倍;首批由22名牧民参与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牧民巡护队”组建完成。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步形成了生态保护科研化、科研成果科普化、科普宣教多样化、资环管理社区化的“四化”保护管理模式。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何玉邦:目前我们已经在国家公园8个方面23项主要任务里面,已完成过半。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任务还是在生态修复、资源监测巡护这方面再进一步地走深走实,进一步理清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把青海湖(国家公园)设立之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完成。

现在的青海,一幅蓝天碧水、万物争荣的大美画卷徐徐铺展。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成为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迈出实质性步伐;“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初步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健全。青海已经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马敬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殷殷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十好”国家公园建设目标,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科研、生态文化”三大高地建设,全力保障生态安全稳定,稳步推进保护管理工作,加快智慧建园步伐,不断扩大国家公园影响力,为推动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走在前头”上作出贡献。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言犹在耳。织就青海的美好生态画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叮咛;保护青海生态环境,是我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使命所然。新征程上,青海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按照“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推开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等“七个新高地”建设,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