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脱“黑”向“绿” 向着千亿工业园奋进

来源:长云网作者:编辑:陈艳发布时间:2023-05-30 查看数0

几年前,西宁甘河工业园区留给人们的印象还是高大粗的烟囱、灰蒙蒙的天气、满是尘土的马路。几年来,园区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大踏步走出“灰色地带”,一改昔日面目,迈上绿色发展新台阶。

作为青海工业园区之一,建立之初主要依靠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而这些产业主要特点是高耗能、高碳排、低附加值,这成了甘河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甘河工业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抢抓“双碳”机遇,加大产业更迭与升级,通过“腾笼换鸟”逐步淘汰“傻大黑粗”落后产业,在引进低碳排、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的同时,也让企业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在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上,西宁甘河工业园区喜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祁延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那种认识,也改变了以往的那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目前园区形成了冶金、化工、合金材料以及碳纤维等新兴产业为主的这样一个产业集群,我们正在朝着三个千亿产业的目标在奋进。

青海鲁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新型材料家用箔为主的企业。2011年入驻西宁甘河工业园区以来,因市场不好,企业一度走入困境。去年,该企业积极转型,生产新能源电池壳坯料,和青海百河铝业、时代新能源等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年消耗近20万吨铝液,生产电池壳坯料15万吨。目前,企业订单已经排到了下半年。

青海鲁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金虎:下一步的计划是继续扩充我们的产能,将设计产能的35万吨彻底发挥,将我们的设备进行改造,生产电池车车身板,在新能源上争做铝加工行业的领军者。

面对蓬勃发展的光伏产业,2019年,亚洲硅业扩大产能,通过飞地项目入驻甘河工业园区,到去年底,半导体年产3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和硅材料年产4万吨电子级多晶硅,已实现满产。

青海亚洲硅业半导体有限公司青海亚洲硅业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连基:我们多晶硅生产是利用青海绿色能源的优势,同时我们也是不断地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通过这几年的技术改进,降低了多晶硅生产的电耗。

为创新发展思路,园区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相继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延伸的绿色产业项目,对低效和停产企业进行重组或战略合作,先后投资65.2亿元实施电解槽节能技改、烟气余热回收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等190项技术改造项目,园区产业发展逐步由“高载能资源高消耗”向“高附加产品精深加工转变”,绿色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到2022年底,甘河工业园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4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9项。建成绿色工厂10家,循环经济工业产值比重达8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4%,绿电使用率及铝水就地转化率均达到60%以上。202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9.4%,为建园以来最好水平。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祁延鹏: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这个发展方向,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绿色园区创建成功的基础上,利用国家级的低碳循环改造的试点,以及无废城市的创建等等,在绿色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