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完成国土绿化525.5万亩 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4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 年青海省国土绿化公报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全省国土绿化工作情况。
2022年,青海林草部门一体推进扩绿、提质、增效,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效,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了新提升。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赵海平:编制完成《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出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构方案等18项制度办法和自然保护地建设规范等4项技术标准。三江源国家公园全面进入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新阶段,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工作基本就绪,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全面展开,昆仑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创建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国土绿化动员大会,持续高位推进绿化事业。全民义务植树创新开展,逐步完善市州县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体系,高质量建成2处“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国家基地和27处省级基地,开通各级“全民义务植树网”平台,并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全省全年完成义务植树1800余万株,参与人数达300万人次。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赵海平:全年完成国土绿化525.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8%。以“应绿尽绿”为目标,结合行业特点和优势,大力推进绿色城镇、绿色乡村、绿色企业、绿色庭院、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营区建设,加强绿化成果保护,积极争取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提升国土绿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为国土绿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2年,我省加大省级“森林城镇”和“森林乡村”创建力度,并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城乡绿化美化统筹推进加大林草湿荒生态综合监测力度。全省林草资源保护新机制初步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惠民富民取得新成效。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赵海平:新认定有机枸杞基地7.3万亩、企业20家,新增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制定“柴达木”品牌团体标准,发布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成功举办“冬虫夏草鲜草季”活动,枸杞产业步入品牌化发展新轨道。全面落实林草湿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落实14.51万个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全年直补群众生态管护报酬和各类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9.11亿元。
青海国土绿化事关“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西部荒漠化治理、国家碳汇能力提升,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我省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抓好身边增绿、见缝插绿、见空补绿,不断夯实大美青海的绿色本底。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赵海平:积极践行“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时代使命,以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为目标,持续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推动“大绿化”建设“大生态”,全年(2023年)完成国土绿化400万亩,为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作出更大贡献。